技术新讯 >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姿态调整及上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姿态调整及上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3:20:34

本技术涉及姿态调整,特别涉及姿态调整及上框。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兵器工业的迅速发展,导弹的运输也趋向机械化、自动化,以实现作战时更多的节约时间,而不延误战机,因为导弹是圆形的,在运输中容易移动和晃动,从而容易损伤导弹,而导弹体积和重量比较大,一旦损伤,其更换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的同时,降低了运输的效率;因此需要使用姿态调整及上框装置。

2、该姿态调整及上框存在以下缺点:1、不能带动下板组件左右移动,并且不便于带动底部轴承组件和上板焊接件的前后移动。为此,我们提出姿态调整及上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姿态调整及上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姿态调整及上框,包括下板组件、中板组件、上板组件、上框和托弹架,所述上框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部丝杠组件,所述上框顶部安装有下板组件且下板组件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板组件,所述中板组件内套设有底部轴承组件,所述中板组件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上板组件;

4、所述上板组件顶部通过托弹架固定块组件安装有托弹架,所述上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侧面丝杠组件且侧面丝杠组件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蜗轮蜗杆升降组件。

5、进一步地,所述侧面丝杠组件上安装有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且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通过侧面丝杠螺母固定在上板组件上,首先将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与上框连接固定,再固定侧面丝杠组件,最后让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固定侧面丝杠螺母与侧面丝杠组件,并与下板组件相连。

6、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组件的两侧通过插销孔分别安装有弹簧型插销a和弹簧型插销b,需先使侧面软轴连接柱与侧面丝杠通过弹簧型插销a和弹簧型插销b连接固定,这样通过连接柱的转动就会带动丝杠的转动。

7、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轴承组件的顶端套设圆螺母用止动垫圈且圆螺母用止动垫圈顶部套设小圆螺母,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轴杆垫圈。

8、进一步地,所述中板组件的另一端通过螺孔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栓。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姿态调整及上框,首先将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与上框连接固定,再固定侧面丝杠组件,最后让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固定侧面丝杠螺母与侧面丝杠组件,并与下板组件相连,安装侧面丝杠组件时,需先使侧面软轴连接柱与侧面丝杠通过弹簧型插销a和弹簧型插销b连接固定,这样通过连接柱的转动就会带动丝杠的转动,使其与侧面丝杠螺母产生相对运动,增大或收缩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下板组件左右移动。

11、2.本实用新型姿态调整及上框,底部丝杠固定板连接下板组件和底部丝杠端盖,并与底部轴承组件、底部丝杠螺母共同连接底部丝杠,安装底部丝杠时,需先使底部软轴连接柱与底部丝杠通过弹簧型插销a和弹簧型插销b连接固定,使其带动丝杠转动,当丝杠与丝杠螺母产生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会增大和收缩,如此就带动底部轴承组件和上板焊接件的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

1.姿态调整及上框,包括下板组件(2)、中板组件(3)、上板组件(4)、上框(1)和托弹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部丝杠组件(7),所述上框(1)顶部安装有下板组件(2)且下板组件(2)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板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调整及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丝杠组件(8)上安装有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10)且侧面丝杠螺母安装块(10)通过侧面丝杠螺母(9)固定在上板组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调整及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组件(4)的两侧通过插销孔分别安装有弹簧型插销a(13)和弹簧型插销b(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调整及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轴承组件(5)的顶端套设圆螺母用止动垫圈(16)且圆螺母用止动垫圈(16)顶部套设小圆螺母(18),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16)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轴杆垫圈(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调整及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组件(3)的另一端通过螺孔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栓(17)。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姿态调整及上框,包括下板组件、中板组件、上板组件、上框和托弹架,所述上框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部丝杠组件,所述上框顶部安装有下板组件且下板组件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板组件,所述中板组件内套设有底部轴承组件,所述中板组件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上板组件,所述上板组件顶部通过托弹架固定块组件安装有托弹架,所述上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侧面丝杠组件且侧面丝杠组件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蜗轮蜗杆升降组件。该新型姿态调整及上框能带动下板组件左右移动,并且便于带动底部轴承组件和上板焊接件的前后移动,适合广泛推广使用。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程,孔令飞,宗国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亚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8技术公布日:2024/7/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393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