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金属材料,冶金,铸造,磨削,抛光设备的制造及处理,应用技术 > 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19 14:47:38

本技术涉及熔模铸造制壳,具体涉及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

背景技术:

1、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形成泥模,泥模晾干后,放入热水中将内部蜡模熔化,将熔化完蜡模的泥模取出再焙烧成陶模,焙烧后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从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冷却后,即制成了需要的工件。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授权公告号cn 218134832u),该专利技术虽然通过气泵将外部气体抽入气箱内,抽入气体的气体并经过气管输送密封箱内,在气体的压力下,使第一密封筒通过活塞在第一套筒内部进行滑动,并联动第一弹簧进行拉伸、以及推动滑块在固定壳体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的滑轨上进行滑动,使夹持板与熔模铸造制壳接触,从而有效对熔模铸造制壳进行夹持。

3、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利用气泵对气箱供气后,在需要夹持时需要将气箱中的正压通过气管送入两个第一密封筒,但受到两侧气管安装工艺、气管磨损等多方面的影响,两侧的气压难以平衡,进而使得对工件的夹持位置可能偏离正中心,且各个独立夹具之间需要用到多个密封箱及气泵,同时各个夹具之间存在共用密封箱的情况,进而不仅实施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共用密封箱的夹具之间会互相受到气压的影响,进而影响各组夹具间的正常控制及夹持的力度,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包括安装板和空腔底座,其特征在于:空腔底座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空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底座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具底座,夹具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用于通过提供平衡且力对工件进行夹持,夹具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缸,泄压缸的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泄压机构用于对夹持机构内部过大的压力进行泄压,空腔底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的输出端与空腔底座内部的空腔通过管道连通。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空心筒作为单个夹具的驱动源,通过空腔底座内部产生负压,进而通过导管使得空心筒内部产生负压,进而使得两侧的施力更加平衡。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夹具底座的内壁之间,固定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筒,空心筒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远离空心筒的一端延伸至夹具底座的外侧且与空腔底座固定连接,空心筒的内部与空腔底座的内部通过导管相连通,空心筒的外侧且位于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板,夹具底座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筒,第一活塞板的外侧与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活塞筒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活塞筒与固定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空心筒6内部产生负压使得两个活塞筒8带动两个夹持板10对工件进行夹持。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导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对应导管内部的第一电动阀门即可对应的控制该夹具进行夹持动作。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打开第二电动阀门,使得空心筒通过排气管与外部相通,进而能够时的空心筒内部负压释放,以将工件释放。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泄压机构包括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滑动连接在泄压缸的内壁之间,泄压缸 与空心筒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连接,泄压缸远离夹具底座的一侧与外部相通,第二活塞板的外侧与泄压缸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承压弹簧,泄压缸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外侧固定连接磁铁,第二活塞板远离承压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板,泄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泄压管。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过程中,当负压超过限定阈值,使得在负压作用下第二活塞板与铁板离开磁铁,同时挤压承压弹簧,使得第二活塞板活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泄压管为u形管,泄压管通过两端均与泄压缸的内部相通。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泄压缸内(即空心管)负压过大,则会通过泄压管进行释放。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且与空腔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位于安装板下方的夹具绕空腔底座的圆心为中心转动,进行环线输送。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通过设置空心筒作为单个夹具的驱动源,通过空腔底座内部产生负压,进而通过导管使得空心筒内部产生负压,以此使两侧的活塞筒内部产生负压,进而两侧的活塞筒向相靠近的一侧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持板对工件进行夹持,夹持过程两侧共用空心筒作为驱动以通过动力源,进而使得两侧的施力更加平衡,便于将工件进行居中夹持。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通过设置空腔底座为各组夹具提供负压源,并利用第一电动阀门进行控制,进而能够精准控制各个夹具实施夹持动作,同时通过在导管内部设置单向阀,进而使得各个夹具内的空心筒中的负压不会相互影响,进而避免了各个夹具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同时多个夹具共用一个驱动,节省了实施成本,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包括安装板(1)和空腔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底座(2)设置在安装板(1)的下方,所述空腔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底座(2)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具底座(4),所述夹具底座(4)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通过提供平衡且力对工件进行夹持,所述夹具底座(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缸(11),所述泄压缸(11)的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对夹持机构内部过大的压力进行泄压,所述空腔底座(2)固定连接有真空泵(26),所述真空泵(26)的输出端与空腔底座(2)内部的空腔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连接在夹具底座(4)的内壁之间,所述固定板(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筒(6),所述空心筒(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18),所述导管(18)远离空心筒(6)的一端延伸至夹具底座(4)的外侧且与空腔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筒(6)的内部与空腔底座(2)的内部通过导管(18)相连通,所述空心筒(6)的外侧且位于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板(7),所述夹具底座(4)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筒(8),所述第一活塞板(7)的外侧与活塞筒(8)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筒(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0),所述活塞筒(8)与固定板(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8)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20),所述导管(18)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1),所述排气管(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包括第二活塞板(12),所述第二活塞板(12)滑动连接在泄压缸(11)的内壁之间,所述泄压缸(11)与空心筒(6)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连接,所述泄压缸(11)远离夹具底座(4)的一侧与外部相通,所述第二活塞板(12)的外侧与泄压缸(11)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承压弹簧(13),所述泄压缸(1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的外侧固定连接磁铁(16),所述第二活塞板(12)远离承压弹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板(17),所述泄压缸(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泄压管(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管(14)为u形管,所述泄压管(14)通过两端均与泄压缸(11)的内部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3),所述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板(1)的下方且与空腔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5),所述定位板(25)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熔模铸造制壳夹具,涉及熔模铸造制壳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和空腔底座,空腔底座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空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底座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具底座,夹具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夹具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缸,泄压缸的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空心筒作为单个夹具的驱动源,通过空腔底座内部产生负压,进而通过导管使得空心筒内部产生负压,以此使两侧的活塞筒内部产生负压,进而两侧的活塞筒向相靠近的一侧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持板对工件进行夹持,夹持过程两侧共用空心筒作为驱动以通过动力源,进而使得两侧的施力更加平衡。技术研发人员:周郅,陈结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田保俐铸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6技术公布日:2024/8/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19/2764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