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扭转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扭转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11 14:17:15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1、扭转减振器通常应用于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或商用车中,其通常布置在发动机输出端与增程或混动变速箱之间,主要功能是传递扭转力矩、减少扭转振动、限制最大传递力矩从而保护起到过载保护功能,提升整车动力系统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2、发动机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发动机与增程或混动变速箱会产生扭转振动,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扭转减振器会起到衰减发动机或传动系统扭振的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现扭矩过大的情况,此时扭转减振器的限扭模块会发生滑摩过滤大扭矩,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3、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主机厂对于扭转减振器的性能与价格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根据动力总成不同配置的要求,对于扭转减振器的限扭模块限扭值、隔振模块的刚度和扭转角、阻尼模块的阻尼形式(单阻尼、大小阻尼、非对称阻尼)及阻尼大小等性能特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满足这些性能要求的同时如何开发出低成本方案的扭转减振器一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可在保证正常降低扭转振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物料成本。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该扭转减振器包括:

4、限扭模块,所述限扭模块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盖板、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压板以及第一碟簧,所述第一碟簧与所述盖板扣合连接以在轴向上限位所述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以及压板;

5、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变速箱侧的第一夹持板和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侧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沿轴向紧固连接于所述摩擦板的两侧;

6、驱动盘,所述驱动盘沿轴线方向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

7、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所述驱动盘传动连接;

8、减振模块,所述减振模块用于连接所述夹持模块和驱动盘。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板包括盖本体以及多个折耳部,每个所述折耳部均连接于所述盖本体在轴向上邻近所述第一碟簧的一端,所述第一碟簧沿轴向抵接于所述压板与折耳部之间。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本体包括沿轴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及沿轴向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裙部;其中,

11、所述第一板体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摩擦片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抵;

12、所述第二板体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周;

13、多个所述折耳部均由所述裙部自其临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向其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弯折而成。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摩擦片的端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凸部,所述第一摩擦片朝向所述盖板的端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凹部;

15、所述压板朝向第二摩擦片的板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凸部,所述第二摩擦片朝向所述压板的端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凹部;

16、每个所述第一凸部均对应过盈配合于一所述第一凹部内;

17、每个所述第二凸部均对应过盈配合于一所述第二凹部内。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设有与所述减振模块相匹配的孔洞,所述减振模块的两端分别沿周向与两夹持板的孔洞内壁相抵接。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盘包括盘本体以及由所述盘本体的外缘沿径向向外而成的多个延伸部,多个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减振模块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减振模块的两端分别沿周向与相邻的两个延伸部相抵。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多个沿径向一一对应设于所述孔洞外缘中部的第一铆接部;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多个沿径向一一对应设于所述孔洞外缘中部的第二铆接部;所述摩擦板的内缘沿径向向内凸出有多个第三铆接部;

21、多个所述第一铆接部、第三铆接部、第二铆接部沿轴向对位配合以构成多个沿周向排布的限位部,每一所述延伸部的末端均对应限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多个所述铆接部均由所述第一夹持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板面外凸而成,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多个所述铆接部均由所述第二夹持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板面外凸而成。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4、还包括阻尼模块,所述阻尼模块包括与第一阻尼片、第二阻尼片、第三阻尼片以及第四阻尼片;所述内花键与所述驱动盘的连接处设有凸缘;其中,

25、所述第一阻尼片与所述第一夹持板键连接,在轴向上,所述内花键的凸缘朝向所述第一阻尼片的一侧以及所述驱动盘朝向所述第一阻尼片的盘面均与所述第一阻尼片背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相抵;在径向上,所述第一阻尼片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内花键的本体部的部分;

26、所述第二阻尼片与所述驱动盘键连接,所述第三阻尼片与所述第二夹持板键连接,所述第二阻尼片沿轴向背离所述驱动盘的一侧与所述第三阻尼片沿轴向背离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相抵;

27、所述第四阻尼片沿轴向抵接于所述凸缘朝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

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阻尼片的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一第二碟簧相抵接;

29、所述第四阻尼片的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一第三碟簧相抵接。

30、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

31、1、本发明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中,与内花键传动连接的驱动盘仍沿轴向方向被夹持于夹持模块的两夹持板之间,减振模块人用于连接夹持模块和驱动盘,但限扭模块中的第一碟簧与盖板采用了扣合连接的方式,直接就可将依次设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以及压板在轴向上限位,而无需再使用两个盖板相对扣合采用铆钉物料连接而在轴向上限位限扭模块中其他部件,因此减少了传统上下双盖板结构形式的扭转减振器的一个盖板物料以及用于连接两盖板的多个铆钉物料,从而可降低至少15%的物料成本;同时,扭转减振器的夹持模块包括的用于安装在变速箱侧的第一夹持板和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侧的第二夹持板直接紧固连接于摩擦板的轴向两侧,使得两夹持板连接更加稳定。从而整体扭转减振器在保证了正常降低扭转振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物料成本;

32、2、本发明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中,第一摩擦片与盖板之间以及第二摩擦片与压板之间均采用凹凸部过盈配合的方式,以实现对摩擦片的固定,无需再单独使用铆钉物料固定两摩擦片;

33、3、本发明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中,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和摩擦板所相应设置的铆接部沿轴向成组对应采用平头铆钉装配,装配后保证了两夹持板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沿轴向对应装配的多组铆接部沿周向构成多个限位部,使得所述驱动盘的每一延伸部的末端均对应限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从而实现了与驱动盘的接触限位功能,无需再额外设置限位铆钉物料,也降低了物料成本;

34、4、一体式的第一阻尼片将现有技术中的内花键阻尼片和驱动盘阻尼片合二为一,发挥将第一夹持板与内花键、驱动盘同时隔离开开来而减少其相互之间的共振作用,也降低了物料成本。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1/2900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