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25 15:26:14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车身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车身电器及其他控制系统也不断向功能精细化、结构复杂化、多样化发展,使得各类线束和管路纵贯车身。对线束的回路需求越来越多,线束的布置空间受到挤压。

2、与现有技术最接近的专利为,申请公布号:cn107275902a,公开了汽车内电器连接用扁平线束,包括以ffc软排线截取而成的扁平主干线,所述的扁平主干线上具有若干以分支形式向扁平主干线一侧或两侧延伸形成的扁平分支线,所述的扁平主干线与扁平分支线的端部分别设有与汽车内电器模块插接的对接连接器,所述的扁平主干线与扁平分支线上皆设有将线束固定在汽车内的连接结构。

3、该线束的ffc软线是主干线和分支线通过固定件进行分段式连接,分段式连接结构稳定性差、加工工序繁琐,无法满足高效生产需求,增加自重,且只使用一次连接载体进行固定,存在移位风险。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便的、双重固定的、采用整体式分股线束的车辆控制模块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的、采用整体式分股线束的车辆控制模块连接结构。

2、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包括多根第一扁平ffc线束1、多根第二扁平ffc线束2、总控电源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第一pcb转接模块6、第二pcb转接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电源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自由端均设有连接器,所述总控电源模块3的连接器与第一pcb转接模块6之间、所述第一pcb转接模块6与第二pcb转接模块7之间均通过第一扁平ffc线束1连接,所述第一pcb转接模块6与第一控制模块4的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二pcb转接模块7与第二控制模块5的连接器之间均通过第二扁平ffc线束2连接,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第二扁平ffc线束2均为分股式线束,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上间隔设有连接件,所述上下叠放设置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起到辅助限制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上下位置,减少占地面积,同时第一连接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总控电源模块3与第一pcb转接模块6之间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一pcb转接模块6与第一控制模块4之间的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叠放重合部分为平行设置,用于减少占地面积并起到避位作用。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包括多根第一扁平分线8,相邻的第一扁平分线8平行并列设置形成分股式线束。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扁平分线8还包括至少1组第一子线,每组第一子线之间平行并列设置,较为优选的为每组第一子线之间为平行并列贴靠设置,使得其占地面积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pcb转接模块7侧边依次设有多个连接口,第二控制模块5包括多个子控制模块51,每一子控制模块51自由端均设有连接器,所述第二pcb转接模块7的每一连接口与对应的每一子控制模块51的连接器之间均通过第二扁平ffc线束2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扁平ffc线束2包括多根第二扁平分线9,相邻的第二扁平分线9平行并列设置形成分股式线束。

9、进一步的,同一连接口处的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相邻的第二扁平ffc线束2叠放重合部分为平行设置,用于减少占地面积并起到避位作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扁平分线8平行并列设置并均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一致,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通过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将相邻的第一扁平分线8进行粘结,起到防止分股式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撕裂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二扁平分线9平行并列设置并均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一致,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通过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将相邻的第二扁平分线9进行粘结,起到防止分股式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撕裂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第二扁平ffc线束2均为分股式线束,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该连接方式无须使用固定件,减少了零部件使用降低自重,并代替现有的分段式连接提高了整体连接结构稳定性;同时叠放使得线束减少占地面积起到为其他组件避位的作用;第一扁平线束、第二扁平线中的子线均为贴靠设置,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使用第一连接件将第一扁平ffc线束1、第二扁平ffc线束2进行一重固定,辅助限制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上下位置,减少占地面积;使用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将对应的第一扁平分线8、第二扁平分线9分别进行粘接,进行二重固定,保证线束位置的稳定,同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包括多根第一扁平ffc线束(1)、多根第二扁平ffc线束(2)、总控电源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第一pcb转接模块(6)、第二pcb转接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电源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自由端均设有连接器,所述总控电源模块(3)的连接器与第一pcb转接模块(6)之间、所述第一pcb转接模块(6)与第二pcb转接模块(7)之间均通过第一扁平ffc线束(1)连接,所述第一pcb转接模块(6)与第一控制模块(4)的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二pcb转接模块(7)与第二控制模块(5)的连接器之间均通过第二扁平ffc线束(2)连接,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第二扁平ffc线束(2)均为分股式线束,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上间隔设有连接件,所述上下叠放设置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起到辅助限制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上下位置,减少占地面积,同时第一连接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电源模块(3)与第一pcb转接模块(6)之间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一pcb转接模块(6)与第一控制模块(4)之间的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第一扁平ffc线束(1)与第二扁平ffc线束(2)叠放重合部分为平行设置,用于减少占地面积并起到避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ffc线束(1)包括多根第一扁平分线(8),相邻的第一扁平分线(8)平行并列设置形成分股式线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分线(8)还包括至少1组第一子线,每组第一子线之间平行并列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转接模块(7)侧边依次设有多个连接口,第二控制模块(5)包括多个子控制模块(51),每一子控制模块(51)自由端均设有连接器,所述第二pcb转接模块(7)的每一连接口与对应的每一子控制模块(51)的连接器之间均通过第二扁平ffc线束(2)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平ffc线束(2)包括多根第二扁平分线(9),相邻的第二扁平分线(9)平行并列设置形成分股式线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连接口处的第二扁平ffc线束(2)为上下叠放设置,相邻的第二扁平ffc线束(2)叠放重合部分为平行设置,用于减少占地面积并起到避位作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扁平分线(8)平行并列设置并均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一致,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通过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将相邻的第一扁平分线(8)进行粘结,起到防止分股式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撕裂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二扁平分线(9)平行并列设置并均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一致,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通过魔术贴或聚氯乙烯电气绝缘胶粘带将相邻的第二扁平分线(9)进行粘结,起到防止分股式的第一扁平ffc线束(1)撕裂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出一种控制模块线束固定结构,第一扁平FFC线束、第二扁平FFC线束均为分股式线束,第一扁平FFC线束、第二扁平FFC线束为上下叠放设置,该连接方式无须使用固定件,减少了零部件使用降低自重,并代替现有的分段式连接提高了整体连接结构稳定性;第一扁平线束、第二扁平线中的子线均为贴靠设置,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使用第一连接件将第一扁平FFC线束、第二扁平FFC线束进行一重固定,辅助限制第一扁平FFC线束与第二扁平FFC线束上下位置,减少占地面积;使用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将对应的第一扁平分线、第二扁平分线分别进行粘接,进行二重固定,保证线束位置的稳定,同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起到绝缘耐磨作用。技术研发人员:唐恒,周冲,盛胜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327技术公布日:2024/11/2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5/3377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