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0 13:45:12
本发明涉及生态种植,具体为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金银花的种植过程中,杂草的危害非常严重。目前常用的化学农药除草方法虽然有效,但会导致农田中农药残留问题,进而影响金银花的品质。尽管人工除草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方法,但其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因此,急需寻找一种非化学的高效杂草防控方法。
2、“以草抑草”是一种生态友好的杂草管理策略,通过在农田中引入特定的有益植物或草本植物,利用这些植物的竞争作用来抑制有害杂草的生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还能提高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肥力,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品质。
3、但是由于不同的植物之间的种植适配性以及不同植物采用的以草抑草的具体设计存在不同,目前金银花的种植上缺乏对应的种植方法,也无人提出对应的“以草抑草”的草品类,因此导致现有的金银花种植往往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化学农药的使用较高,降低了土壤肥力和作物的品质,同时存在杂草管理的成本;
5、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择具备合适生长环境的地块按照一定的株距和行距对金银花进行种植;
4、s2:在种植金银花时进行定植;
5、s3:在每年的3月至4月在金银花行间播种夏枯草;
6、s4:在每年的8月-12月人工除草0-2次;
7、s5:定期修剪抑制植物,即夏枯草,确保抑制植物不会过度生长,影响作物的光照和通风;
8、s6:定期检查作物和抑制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
9、进一步地,所述合适生长环境至少包括光照充足和排水良好。
10、进一步地,所述s1中的株距为1米,行距为1.5米。
11、进一步地,所述定植为在植株旁距离植株根部一定距离的位置插入一根棍子用于支撑植株。
12、进一步地,所述棍子插在距金银花根部1厘米0-15厘米的地方,所述棍子插入的深度为30厘米—40厘米。
13、进一步地,所述金银花生长后期定植的过程中要随着茎秆的生长用植物绑带绑扎主茎,进一步提高支撑效果。
14、进一步地,所述夏枯草的播种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保证播种密度和有效地覆盖地面,阻止杂草的生长。
15、进一步地,所述s5还包括定期监测杂草的密度和种类,评估抑制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通过将夏枯草与金银花套种,实现了对金银花田杂草的有效防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的品质,同时降低杂草管理的成本,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适生长环境至少包括光照充足和排水良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株距为1米,行距为1.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为在植株旁距离植株根部一定距离的位置插入一根棍子用于支撑植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棍子插在距金银花根部1厘米0-15厘米的地方,所述棍子插入的深度为30厘米-4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生长后期定植的过程中要随着茎秆的生长用植物绑带绑扎主茎,进一步提高支撑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枯草的播种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保证播种密度和有效地覆盖地面,阻止杂草的生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还包括定期监测杂草的密度和种类,评估抑制效果。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银花和夏枯草套种的以草抑草生态种植方法,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具备合适生长环境的地块按照一定的株距和行距对金银花进行种植;S2:在种植金银花时进行定植;S3:在每年的3月至4月在金银花行间播种夏枯草;S4:在每年的8月‑12月人工除草0‑2次;S5:定期修剪抑制植物,即夏枯草,确保抑制植物不会过度生长,影响作物的光照和通风;S6:定期检查作物和抑制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夏枯草与金银花套种,实现了对金银花田杂草的有效防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的品质,同时降低杂草管理的成本,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技术研发人员:钱坤,唐嘉馨,何林,冯思源,马诗雨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5/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50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