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汽车后置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汽车后置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0:38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部件,尤其是汽车后置防撞梁。

背景技术:

1、汽车防撞梁是汽车的主要防碰撞零件之一,对乘员和车辆的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安装在汽车后部的防撞梁为后防撞,其对于安全防护要求较高的车辆来说也是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

2、传统的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

3、例如,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1731303u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其主要结构包括后防撞梁,还包括于后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连设置的吸能盒,各吸能盒上构造有以与汽车车架中的纵梁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且后防撞梁具有扣合固连于一起的防撞梁外板与防撞梁内板,各吸能盒与防撞梁外板连接,防撞梁内板居于两端的吸能盒之间,而使各吸能盒部分嵌入后防撞梁中。

4、由上述现有技术结构可以看出,上述的后防撞梁的整体采用近似于平直的梁体结构,其在受到撞击后的变形位移幅度较小,主要依靠两端部的吸能盒的短程变形来抵消撞击载荷,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具有防撞效果但减震、吸能性较差,撞击后对车辆的防护能力较弱。

5、为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防撞技术进行了优化与改进,特此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多吸能、大行程的汽车后置防撞梁,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后置防撞梁,包括防撞管梁,所述防撞管梁的中部向后凸起,在所述防撞管梁的两端前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吸能盒,在各所述吸能盒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汽车车间后梁固连的定位座,在所述定位座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内部的贯通管腔内安装有内置减震防护组件,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后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外置防护单元,各所述外置防护单元配合实现对所述防撞管梁的撞击防护;所述防撞管梁的后端中部向后凸起且其整体形成弧形状结构。

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置减震防护组件包括沿所述防撞管梁的贯通管腔的弧形方向设置的多弯折铝合金板材,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端部断面呈多个连续的s型弯折状,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顶部、底部及前后两侧的侧壁均抵接在所述贯通管腔的对应内壁上。

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板材厚度为2mm-4mm。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相邻的两弯折部之间的空腔内分别配合塞装有一橡胶减震条,各所述橡胶减震条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侧壁上及所述贯通管腔的内壁上。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置防护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外侧壁上的外部安装座,在所述外部安装座的外侧中心固定安装有一沿所述防撞管梁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外置减震弹簧,在所述外置减震弹簧的外端固定有一弧形合金板,所述弧形合金板的两端均朝向所述防撞管梁的外侧壁靠拢。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各所述弧形合金板的上下两侧的端部分别活动铰接有导向辊轮,各所述导向辊轮的外侧壁均抵接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后侧壁上。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撞管梁采用铝合金管制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弧形状结构的防撞管梁且其后侧中部向后凸起,能够更好地承载撞击力,且在受到撞击力后能够更好地实现较大幅度的变形来实现吸能、防护,降低对车辆本身的影响。

10、2、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具有多级吸能设计,通过两侧的吸能盒配合外置防护单元、防撞管梁本身的变形及内置减震防护组件的弹性变形吸能,能够有效地将撞击能量快速吸收,实现高效减震与撞击防护。

11、3、内置减震防护组件中设计的多弯折状态的多弯折铝合金板材配合内部夹设的多个橡胶减震条可以更好地增强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强度,同时在撞击变形时也可以利用各个橡胶减震条再次吸能减震。

技术特征:

1.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管梁,在所述防撞管梁的两端前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吸能盒,在各所述吸能盒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汽车车间后梁固连的定位座,在所述定位座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内部的贯通管腔内安装有内置减震防护组件,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后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外置防护单元,各所述外置防护单元配合实现对所述防撞管梁的撞击防护;所述防撞管梁的后端中部向后凸起且其整体形成弧形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减震防护组件包括沿所述防撞管梁的贯通管腔的弧形方向设置的多弯折铝合金板材,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端部断面呈多个连续的s型弯折状,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顶部、底部及前后两侧的侧壁均抵接在所述贯通管腔的对应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板材厚度为2mm-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相邻的两弯折部之间的空腔内分别配合塞装有一橡胶减震条,各所述橡胶减震条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多弯折铝合金板材的侧壁上及所述贯通管腔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防护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外侧壁上的外部安装座,在所述外部安装座的外侧中心固定安装有一沿所述防撞管梁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外置减震弹簧,在所述外置减震弹簧的外端固定有一弧形合金板,所述弧形合金板的两端均朝向所述防撞管梁的外侧壁靠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弧形合金板的上下两侧的端部分别活动铰接有导向辊轮,各所述导向辊轮的外侧壁均抵接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后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管梁采用铝合金管制成。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汽车后置防撞梁,包括防撞管梁,在所述防撞管梁的两端前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吸能盒,在各所述吸能盒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汽车车间后梁固连的定位座,在所述定位座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内部的贯通管腔内安装有内置减震防护组件,在所述防撞管梁的后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外置防护单元,各所述外置防护单元配合实现对所述防撞管梁的撞击防护。本技术中的汽车后置防撞梁具有多级吸能设计,通过两侧的吸能盒配合外置防护单元、防撞管梁本身的变形及内置减震防护组件的弹性变形吸能,能够有效地将撞击能量快速吸收,实现高效减震与撞击防护。技术研发人员:田文泰,张凯,曹明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比亿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10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26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