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40:55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身框架是保证车身安全性的重要部件之一。
2、现有技术中,传统车身框架技术主要是侧围一体化冲压成型和钣金拼接式骨架结构;现有技术中,一体化压铸结构也开始应用于车身制造,这两种结构的车架以板状结构居多,纵向力传递路径差,整车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低,发生碰撞时,驾乘区的安全性低,另外结构和成型工艺复杂、模具费用高、制造维护成本高等劣势。
3、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其他的车身框架结构,但其车身结构在纵向上,尤其是车身后部的纵向上,多采用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直梁,当受到纵向力作用时,难以将纵向力分散到其他框架处。
4、因此,如何提高车身框架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有效的提高驾乘区的安全性能,成型工艺简单,模具费用低,制造维护费用低。
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身框架,其中,包括驾乘保护区和位于车身后部的后承力结构;
3、所述驾乘保护区包括第六上纵梁和第五下纵梁;所述第六上纵梁和第五下纵梁均与所述后承力结构连接;
4、所述后承力结构包括第六横梁、第七纵梁、后立柱和第八纵梁;
5、所述第七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横梁连接并自所述第六横梁向后上方延伸;
6、所述第六横梁的端部与后立柱固定连接;
7、所述第八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立柱、所述第七纵梁连接。
8、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七纵梁的后端设有延伸端;
9、所述延伸端固定连接有上梁,所述上梁向上延伸,并与第六上纵梁固定连接。
10、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六上纵梁与所述上梁一体成型。
11、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后立柱的下端与第五下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
12、所述第五下纵梁的前端与所述第六上纵梁固定连接。
13、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前立柱;
14、所述第五下纵梁向前延伸并向上弯折;
15、所述前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下纵梁、所述第六上纵梁固定连接,以构成三角形传力结构。
16、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位于车身前部的吸能梁;
17、所述吸能梁后端的一部分向上延伸形成第一上纵梁;所述第一上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五下纵梁对应所述三角形传力结构的部分固定连接;
18、所述吸能梁后端的一部分向下延伸形成第一下纵梁;所述第一下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五下纵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下纵梁与所述第五下纵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前立柱的后方。
19、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下纵梁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依次固定有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
20、第一下纵梁采用弯曲弧形或折弯结构;
21、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中的一个,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纵梁的折弯处。
22、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两所述第六上纵梁之间沿从前到后的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七横梁、第八横梁和第九横梁;所述第九横梁位于所述第六上纵梁与所述上梁的连接处。
23、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五下纵梁上连接有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
24、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七纵梁、所述后立柱和所述第八纵梁的数量均为两个;
25、两所述第七纵梁设置于所述第六横梁的左右两端;
26、两所述后立柱位于所述第六横梁的左右两端;
27、两所述第八纵梁位于所述第六横梁的左右两端。
28、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八纵梁的位置高于所述第六横梁;第五下纵梁的位置低于所述第六横梁。
29、如上所述的车身框架,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延伸端上安装有支撑安装座和与所述支撑安装座连接的斜拉杆;
30、两延伸端之间连接有第十横梁;
31、所述支撑安装座位于所述延伸端与所述第十横梁的连接处;
32、所述支撑安装座远离所述第十横梁的一端与所述斜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横梁的中部连接;
33、所述支撑安装座上还连接有横拉杆。
34、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其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车身后部设置了后承力结构,由于第七纵梁向后上方延伸;当第七纵梁后端受到纵向力时,该纵向力经由后承力结构中的第八纵梁向斜上方传递至后立柱,经由后承力结构中的第七纵梁传递至第六横梁,从而达到利用后承力结构将后端受到的纵向力分散到底部和顶部框架的目的,提升了整车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升驾乘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发明结构简单,模具费用低,制造维护费用低。
技术特征:1.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驾乘保护区和位于车身后部的后承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纵梁的后端设有延伸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上纵梁与所述上梁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的下端与第五下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身前部的吸能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纵梁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依次固定有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六上纵梁之间沿从前到后的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七横梁、第八横梁和第九横梁;所述第九横梁位于所述第六上纵梁与所述上梁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下纵梁上连接有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纵梁、所述后立柱和所述第八纵梁的数量均为两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纵梁的位置高于所述第六横梁;第五下纵梁的位置低于所述第六横梁。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上安装有支撑安装座和与所述支撑安装座连接的斜拉杆;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该车身框架包括位于车身后部的后承力结构;所述后承力结构包括第六横梁、第七纵梁、后立柱和第八纵梁;所述第七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横梁连接并自所述第六横梁向后上方延伸;所述第六横梁的端部与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立柱的中部、所述第七纵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车身框架的后部设置后承力结构,能够有效传递车身框架所受到的纵向力,并将纵向受到的力分散到其他部位,有利于提高车身框架的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贾永辉,杨回,黄元毅,覃振尧,罗慧娟,沈伟,陆金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5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