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信号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重症监护报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  正文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重症监护报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20:37:08

本发明涉及重症监护报警,尤其涉及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重症监护报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随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is)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点,而监护信息系统则成为临床信息系统中的代表;

2、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遇到突发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报警处理,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重症监护的报警设备进行安全监管,进而导致报警设备报警延误风险增大,不利于医护人员及时的做出应对操作,且无法对报警设备自身和传输线路进行延误监管,避免报警设备自身和传输线路造成报警延误,进而有助于提高重症监护报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无法对整个重症监护报警安全性进行监管,进而影响后续的报警处理;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重症监护报警系统及方法,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通过初步对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管分析,以判断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降低报警设备的预警风险,而在报警设备状态正常前提下,通过从报警设备本体和报警传输线路两个点进一步进行延误风险分析,以降低报警设备本体和报警传输线路对报警效果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提高报警系统的报警及时性,避免出现报警延误的情况,而通过信息反馈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信息融合安全评估分析,以判断报警设备整体报警安全性是否达标,同时根据反馈文字做出合理的报警调整,以避免接下来报警系统出现报警延误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提高整体报警安全性和可靠性。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重症监护报警系统,包括监护报警平台、信息调取单元、安全管理单元、状态表现单元、组件监管单元、传输自检单元、融合管理单元以及管理响应单元;

3、当监护报警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信息调取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信息调取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时,立即调取报警设备的状态表现数据,状态表现数据能耗占比率和状态异变率,并将状态表现数据发送至状态表现单元,状态表现单元在接收到状态表现数据后,立即对状态表现数据进行预警状态安全监管操作,将得到的正常信号发送至组件监管单元和传输自检单元,将得到的预警信号发送至管理响应单元;

4、组件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报警设备的延误风险数据,延误风险数据包括预警评估值和潜在阻碍率,并对延误风险数据进行报警延误风险评估操作,将得到的稳定信号经传输自检单元发送至融合管理单元,将得到的优化信号发送至管理响应单元;

5、传输自检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报警传输线路的传输风险数据,传输风险数据包括阻碍风险比和传输受阻率,并对传输风险数据进行传输线路延误风险监管分析,将得到的合格信号发送至融合管理单元,将得到的告警信号发送至管理响应单元;

6、融合管理单元在接收到稳定信号和合格信号后,立即进行信息融合安全评估分析,将得到的风险级fn发送至安全管理单元;

7、安全管理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和风险级fn后,立即采集报警设备的历史报警数据,历史报警数据表示反馈评估值,并对报警数据进行报警预测监管分析反馈处理,将得到的管控信号发送至管理响应单元。

8、优选的,所述状态表现单元的预警状态安全监管操作过程如下:

9、s1:设置监测周期,并将其设定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段,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报警设备的能耗特征曲线,获取到能耗特征曲线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并将其设定为能耗评估值,进而构建能耗评估值的集合a,获取到集合a的离散系数,并将集合a的离散系数设定为能耗占比率;

10、s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报警设备的状态表现值,状态表现值表示报警设备电源的放电速率均值超出预设放电速率均值的部分与区间热风险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区间热风险值:将报警设备内部区域划分为m个子区域块,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区域块的最大温度变化值超出预设阈值所对应子区域块个数,构建状态表现值的集合b,将集合b的均值设定为状态异变率;

11、s3:将能耗占比率和状态异变率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能耗占比率阈值和预设状态异变率阈值进行对比分析:

12、若能耗占比率小于预设能耗占比率阈值,且状态异变率小于预设状态异变率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

13、若能耗占比率大于等于预设能耗占比率阈值,或状态异变率大于等于预设状态异变率阈值,则生成预警信号。

14、优选的,所述组件监管单元的报警延误风险评估操作过程如下:

15、ss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报警设备的预警评估值,预警评估值表示报警设备的预警总次中延误预警次数的占比值与预警偏离率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预警偏离率表示预警时长少于预设预警时长所对应次数的占比值;

16、s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报警设备的潜在阻碍率,潜在阻碍率表示报警设备优化间隔时长均值与报警设备内部的过温运行元件个数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过温运行元件表示运行总次数中运行温度曲线位于预设运行温度曲线上方线段所对应时长超出预设阈值所对应次数占比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元件,将预警评估值和潜在阻碍率分别标号为yp和qz;

17、ss3:根据公式得到本体延误风险系数q,其中,a1和a2分别为预警评估值和潜在阻碍率的预设比例因子系数,a3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a1、a2以及a3均大于零,将本体延误风险系数q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本体延误风险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18、若本体延误风险系数q与预设本体延误风险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生成稳定信号;

19、若本体延误风险系数q与预设本体延误风险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优化信号。

20、优选的,所述传输自检单元的传输线路延误风险监管分析过程如下:

21、t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报警设备传输线路的阻碍风险比,阻碍风险比表示传输线路的受损风险值和传输电阻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受损风险值表示传输线路的表面开裂长度与端口接触总面积少于设定接触面积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

22、t2:将传输线路划分为g个子长度段,g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子长度段所处环境的环境干扰率,环境干扰率表示环境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与持续时长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值、电磁干扰值,将环境干扰率大于预设环境干扰率阈值所对应子长度段的个数与子长度段总个数之比设定为传输受阻率,将阻碍风险比和传输受阻率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阻碍风险比阈值和预设传输受阻率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23、若阻碍风险比小于预设阻碍风险比阈值,且传输受阻率小于预设传输受阻率阈值,则生成合格信号;

24、若阻碍风险比大于等于预设阻碍风险比阈值,或传输受阻率大于等于预设传输受阻率阈值,则生成告警信号。

25、优选的,所述融合管理单元的信息融合安全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26、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稳定信号所对应的本体延误风险系数q,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合格信号所对应的阻碍风险比和传输受阻率,将阻碍风险比和传输受阻率分别标号为za和cz,根据公式得到延误风险比r,其中α为预设误差因子系数,α大于零,将延误风险比r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延误风险比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27、若延误风险比r大于预设延误风险比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三级风险信号;

28、若延误风险比r属于预设延误风险比区间,则生成二级风险信号;

29、若延误风险比r小于预设延误风险比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一级风险信号,其中,一级风险信号、二级风险信号以及三级风险信号统称风险信号,将风险信号标记为风险级fn,fn=1,2,3。

30、优选的,所述安全管理单元的报警预测监管分析反馈处理过程如下:

3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报警设备的各次报警所对应的反馈时长,反馈时长表示监护报警平台生成报警指令时刻到报警设备开始执行时刻之间的时长,并将反馈时长均值设定为反馈评估值,同时获取到正常信号所对应的能耗占比率和状态异变率,并将反馈评估值、能耗占比率以及状态异变率分别标号为fp、nz以及zy;

32、根据公式得到报警风险评估系数k,其中,f1、f2以及f3分别为反馈评估值、能耗占比率以及状态异变率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1、f2以及f3均大于零,f4为预设影响因子系数,f4大于零,将报警风险评估系数k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报警风险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33、若报警风险评估系数k小于预设报警风险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34、若报警风险评估系数k大于等于预设报警风险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管控信号。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6、本发明通过初步对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管分析,以判断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降低报警设备的预警风险,而在报警设备状态正常前提下,通过从报警设备本体和报警传输线路两个点进一步进行延误风险分析,以判断报警设备是否存在报警延误风险,以便根据信息反馈情况进行合理、有针对性的优化管理,以降低报警设备本体和报警传输线路对报警效果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提高报警系统的报警及时性,避免出现报警延误的情况;

37、本发明通过信息反馈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信息融合安全评估分析,以判断报警设备整体报警安全性是否达标,同时根据反馈文字做出合理的报警调整,以避免接下来报警系统出现报警延误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提高整体报警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71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