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0-21 14:51:58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 ibc电池即交叉指式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它是一种结构技术,可以兼容各种界面钝化技术,以此形成tbc、hbc、hpbc等太阳能电池。其最大的特点是金属电池接触都置于电池背面,正面无金属电极的遮挡,因此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 jsc,同时背面可以允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 rs从而提高填充因子 ff,因此bc类电池往往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此外,ibc电池组件封装更加方便灵活,从常规的“z”字形焊接更改为全背面“一”字形焊接,避免了常规的复杂封装流程,并且可有效提升组件抗隐裂能力。作为topcon+技术,tbc太阳能电池结合了topcon电池优异的隧穿氧化硅/掺杂非晶硅界面钝化技术,具有更高转换效率潜力,有望成为下一代量产电池。

2、当前制备tbc太阳能电池一般需通过高温沉积p+/n+-poly-si层搭配对应激光开槽和湿法等工艺步骤,以此形成背面交叉指式单结接触电池。如图8所示,目前,常规的tbc太阳能电池普遍为单结(p-n结)电池,其理论极限仅为~29.43%。专利cn118136703a公开了一种tbc背接触结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n型硅基底、第一隧穿氧化层、p型多晶硅层、第二隧穿氧化层、n型多晶硅层、正面钝化膜、背面钝化膜和电极组件;n型硅基底的背面分布有第一、第二沉积区,第一沉积区与n型硅基底的侧边缘具有第一间隙,第一、第二沉积区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隧穿氧化层、p型多晶硅层依次沉积在第一沉积区;第二隧穿氧化层覆盖第二沉积区和部分p型多晶硅层;n型多晶硅层设置在第二隧穿氧化层上;正面、背面钝化膜分别设置在n型硅基底的正面和背面;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

3、为了突破单结电池的极限效率,目前通常采用叠层电池方案。常见主流叠层电池结构为钙钛矿电池+晶硅太阳能电池所形成双结(p-n结)结构,但当前该类叠层电池存在较多亟待解决问题;一方面钙钛矿电池为离子晶体类电池,其在长期户外工作稳定性远不如原子晶体类晶硅电池,导致该叠层电池可靠性较差;另一方面该电池制备流程相当复杂,且技术难度高,所需制备成本也较昂贵,导致难以大面积运用。

4、综上,为了突破单结(p-n结)tbc太阳能电池的极限效率,同时降低制备成本及技术难度,亟需不断开发出新型结构的tbc太阳能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tbc太阳能电池具有横纵向复合多结结构(p-n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池的电池转换效率,并同时降低电池制备成本及技术难度。

2、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n型硅片的正面依次设有金字塔绒面和钝化层。所述n型硅片的背面设有呈交叉指状分布的沉积区a和沉积区b;所述沉积区a和所述沉积区b的间隙处为隔离区,所述隔离区表面依次设有金字塔绒面和钝化层。

4、所述沉积区a表面依次设有硼扩散层a,磷扩散层a,隧穿氧化层a,磷扩散层b,钝化层和电极层。

5、位于所述沉积区b底部的n型硅片表层为硼扩散层b,所述沉积区b表面依次设有隧穿氧化层b,硼扩散层c,钝化层和电极层。

6、如图1所示,本发明上述的tbc太阳能电池具有横纵向复合多结结构(p-n结)。其中,第一个p-n结a呈横向结构,由硼扩散层b(p型区域)与其左右两侧的n型硅片构成(n型硅片基底为n型区域);第二个p-n结b呈纵向结构,由硼扩散层a和位于其底部的n型硅片构成;第三个p-n结c呈纵向结构,由硼扩散层a和磷扩散层a(n型区域)构成。首先相较于常规单一纵向单结电池(perc、topcon、hjt等),本发明上述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在硅基底本身就可以形成叠层结构,可获取更高的 voc数值,进一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其次相较于常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制备步骤>20步),该电池制备步骤更加的简洁(<16步),制备成本更低,并且叠层结构全部由原子晶体构成,其在长期老化性(光衰、湿热、紫外等)环境中更加的稳定。

7、 作为优选,所述硼扩散层a的厚度为200~1300 nm;所述硼扩散层b的厚度为100~500 nm;所述硼扩散层c的厚度为100~300 nm;所述磷扩散层a的厚度为50~400 nm;所述磷扩散层b的厚度为100~300 nm。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横纵向复合多结t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

9、s1、n型硅片双面抛光。

10、 s2、硼扩散,在n型硅片背面生成硼原子浓度为1e+18~1e+19 cm-3的硼扩散层a和bsg层a。

11、在经过第一次硼扩散后,可在n型硅片背面依次生成硼扩散层a和bsg层a。

12、 s3、去除bsg层a。

13、可通过采用链式机等方式去除硼扩后背表面bsg层a,为后续沉积步骤作铺垫。

14、 s4、在硼扩散层a表面依次沉积隧穿氧化层a、本征多晶硅层a。

15、该步骤的目的是形成本征多晶硅层a,为后续转化为磷扩散层b提供条件。

16、 s5、磷扩散,使硼扩散层a的表层,本征多晶硅层a的内层、表层分别转变为磷扩散层a(磷原子浓度为5e+18~2e+20 cm-3)、磷扩散层b(磷原子浓度>1e+20 cm-3)和psg层。

17、在磷扩散过程中,通过控制磷扩散表面磷原子浓度大于第一次硼扩散表面硼原子浓度,使得磷原子能够穿过隧穿氧化层a,使硼扩散层a的表层部分由p型区域(即硼扩散区域)转变为n型区域(即磷扩散区域),而在硼扩散层a的深层部分内仍保持为p型掺杂区域。同时,磷扩散后本征多晶硅层a的内层也转变为磷扩散层b。

18、 s6、通过激光图形化处理去除n型硅片背面沉积区b和隔离区的psg层。

19、 s7、碱清洗去除沉积区b和隔离区的沉积层(包括硼扩散层a、磷扩散层a、隧穿氧化层a和磷扩散层b)。

20、当激光去除沉积区b和隔离区的psg层后,此区域原先psg层底部的各沉积区可在碱清洗过程中被去除,从而使得硅片背面得到暴露,为后续沉积提供条件。而沉积区a处由于psg的保护,其底部沉积区得以保留。

21、 s8、于沉积区a、沉积区b和隔离区表面依次沉积隧穿氧化层b、本征多晶硅层b。

22、该步骤的目的是形成本征多晶硅层b,为后续转化为硼扩散层c提供条件。

23、 s9、硼扩散,使沉积区b和隔离区底部的n型硅片表层,本征多晶硅层b的内层、表层分别转变为硼扩散层b(硼原子浓度为1e+19~2e+19 cm-3)、硼扩散层c(硼原子浓度为1e+19~1e+20 cm-3)和bsg层b。

24、在本次的硼扩散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硼原子表面浓度,使硼原子得以穿过沉积区b和隔离区的隧穿氧化层b进入到n型硅片底部,使其表层由n型硅转变为p型硅,即成为硼扩散层b。而沉积区a表面由于中间psg层的存在,可有效阻挡硼原子进入到psg层的底部区域。同时,本征多晶硅层b的内层、表层在本次硼扩散后分别转变为硼扩散层c和bsg层b。

25、 s10、通过激光图形化处理去除沉积区a和隔离区的bsg层b。

26、 s11、去除n型硅片正面及侧面的绕镀层。

27、 s12、清洗制绒。

28、在该过程中,由于硅片正面已无绕镀层存在,在碱溶液作用下可形成有效陷光绒面(即金字塔绒面);而硅片背面的沉积区a区域,由于失去bsg层b的保护,碱溶液可有效腐蚀去除直至psg层的沉积层,即n型硅片背面沉积区a表面psg层之后形成的各沉积层被碱洗去除(沉积区a中由于psg层的阻隔,可避免psg之前的沉积层被进一步腐蚀),同时在沉积区a和沉积区b的衔接处(隔离区)也经碱腐蚀后各沉积层被去除,从而形成间隙(间隙处无沉积层,即n型硅片背面处于暴露状态),在此基础上,经碱溶液进一步腐蚀后在该间隙处形成金字塔绒面。此外,由于沉积区b仍存在bsg层b,可在清洗制绒过程中保护沉积区b各部分不被破坏。最终,通过酸洗去除硅片背面的psg层(即使沉积区a处的硼扩散层b暴露)以及沉积区b最外层的bsg层b。

29、 s13、双面镀膜。

30、 s14、丝网印刷、烧结、光注入,得到成品电池。

31、作为优选,s1中,所述n型硅片为金刚线切割后的n型单晶硅片。

32、 作为优选,s2中,所述硼扩散的条件为:硼扩散温度900~950℃,扩散时间10~50min,bcl3气体流量50~500 sccm,o2气体流量500~2000 sccm;氧化推进温度1000~1050℃,o2气体流量为3000~50000 sccm,推进时间30~80 min,所得bsg层a厚度为30~70 nm。

33、 作为优选,s4中,沉积隧穿氧化层a的条件为:o2的气体流量10000~80000 sccm,温度400~800℃,时间200~1000 s,所得隧穿氧化层a厚度为1~10 nm。

34、 作为优选,s4中,沉积本征多晶硅层a的条件为:sih4的气体流量300~2000 sccm,温度500~700℃,时间2~4 h,工作气压100~500 mtorr,所得本征多晶硅层a厚度为100~300nm。

35、 作为优选,s5中,所述磷扩散的条件为:磷扩散温度750~850℃,扩散时间5~30min,pocl3由氮气携带其流速在500~2500 sccm,o2流量500~3000 sccm;之后氧化推进,温度850~950℃,推进时间5~60 min,o2流量1000~10000 sccm;所得psg层厚度为30~70 nm。

36、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s5中,所述磷扩散的条件为:磷扩散温度750~850℃,扩散时间5~30 min,pocl3由氮气携带其流速在500~2500 sccm,o2流量500~3000 sccm;之后氧化推进,同步再次通入pocl3由氮气携带其流速在1000~5000 sccm,通入时间2~10 min;氧化推进温度850~950℃,推进时间5~20 min,o2流量5000~20000 sccm;所得psg层厚度为30~70 nm。

37、在上述工艺中,采用“高表面掺杂浓度+短氧化推进时间”方式,可使psg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磷源,其优点在于在后续二次硼扩散高温过程中:一方面可使磷原子再次穿过隧穿氧化层a,形成扩散效果更佳的磷扩散层a;另一方面也可使磷扩散层b中的磷原子浓度保持在一个稳定数值,不至于大的降低。

38、 作为优选,s6中,所述激光图形化处理的条件为:激光波长400~600 nm,频率为500~700 khz,打标速度为40000~50000 mm/s,功率为10~50 w,处理时间1~5 s。

39、 作为优选, s8中,沉积隧穿氧化层b的条件为:o2的气体流量10000~80000 sccm,温度400~800℃,时间200~1000 s,所得隧穿氧化层b厚度为1~10 nm。

40、 作为优选,s8中,沉积本征多晶硅层b的条件为:sih4的气体流量300~2000 sccm,温度500~700℃,时间2~4 h,工作气压100~500 mtorr,所得本征多晶硅层b厚度为100~300nm。

41、 作为优选,s9中,所述硼扩散的条件为:硼扩散温度800~950℃,扩散时间5~50min,bcl3气体流量50~500 sccm,o2气体流量500~2000 sccm;氧化推进温度900~1050℃,o2流量为5000~30000 sccm,推进时间30~80 min,所得bsg层b厚度为30~70 nm。

42、 作为优选,s10中,所述激光图形化处理的条件为:激光波长400~600 nm,频率为500~700 khz,打标速度为40000~50000 mm/s,功率为10~50 w,处理时间1~5 s。

4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4、(1)本发明的tbc太阳能电池具有横纵向复合多结结构(p-n结),可获取更高的 voc数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45、 (2)本发明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工艺步骤设计,成功获得了具有横纵向复合多结结构的tbc太阳能电池,并同时可降低电池制备成本及技术难度。

46、 (3)本发明通过分别严格控制磷扩散、第二次硼扩散的工艺,使得磷原子、硼原子分别能够穿过隧穿氧化层,并分别时硼扩散层a表层以及n型硅片表层转化为磷扩散层a和硼扩散层b,从而成功构建获得横纵向复合多结结构。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21/3195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