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28:30
本发明涉及重载负荷轮胎,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1、重载负荷轮胎是指用于承受较大负荷的轮胎,通常用于重型车辆,如卡车和半挂车等。一般重型车辆的负载较大,使得重载负荷轮胎须能够承受车辆在满载时的重量,比如,某些重型车辆在满载时,车辆轴位轮胎的静止负荷可高达10吨以上。并且,由于车辆行驶时,轮胎对地面的冲击力会增大。因此,重载负荷轮胎不仅要能够承受静态负荷,还要能够应对动态负荷,即车辆在运动中产生的额外力量。为了适应高负荷的要求,重载负荷轮胎通常采用加强型胎体结构,使用耐磨损的材料,以提高轮胎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轮胎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
2、重载负荷轮胎的散热是确保轮胎长时间运行安全的重要特性之一。为了提高散热效率,重载负荷轮胎通常采用特殊的设计,比如宽而深的胎面花纹,以增加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但是,随着行驶时间的增加,花纹的发热性提高,导致磨耗性能降低,对外观异常磨耗状况影响较大。同时,无法对重载负荷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行准确判断,导致重载负荷轮胎的更换不及时,也将降低重载负荷轮胎的散热性能,甚至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3、此外,现有的重载负荷轮胎的外轮廓计未对轮胎接地形状和轮胎变形量进行深入研究,随着行驶时间的增加,轮胎散热、滚动摩擦阻力、轮胎磨耗及转弯花纹蠕动情况,将对轮胎的使用寿命,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轮胎的磨耗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4、因此,如何在提高重载负荷轮胎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准确地对重载负荷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行准确判断,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以在提高重载负荷轮胎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准确地对重载负荷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行准确判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轮胎,包括:
4、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包括沿所述轮胎的赤道平面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胎面、第二胎面和第三胎面,所述第一胎面上设置有第一刀槽,所述第二胎面上设置有第二刀槽,且所述第二刀槽延伸至所述第一胎面上;
5、所述第三胎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排出轮胎热量的第一盲孔和用于表示轮胎使用寿命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上设置有用于表示所述轮胎使用寿命的标识,不同所述标识对应不同的轮胎使用寿命阶段。
6、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盲孔为多个,所述第一盲孔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盲孔的外径沿所述轮胎的径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盲孔的小径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大径端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为0.2~0.8。
7、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二盲孔为多个,所述第二盲孔的外径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标识包括沿所述轮胎的径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盲孔上的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和第三台阶部;
8、所述第一台阶部对应处于第一使用寿命阶段的所述轮胎,所述第二台阶部对应处于第二使用寿命阶段的所述轮胎,所述第三台阶部对应处于第三使用寿命阶段的所述轮胎。
9、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台阶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二盲孔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凸起,且所述第一使用寿命阶段的轮胎使用寿命为100%~20%;
10、所述第二台阶部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台阶部的竖向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竖向投影面积,所述第二台阶部的角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二盲孔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二弧形凸起,且所述第二使用寿命阶段的轮胎使用寿命为20%~1%;
11、所述第三台阶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三台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三台阶部的外侧延伸的第三弧形凸起,所述第三台阶部的竖向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竖向投影面积,所述第三台阶部内设置有相互垂直的加强棱,且所述第三使用寿命阶段的轮胎使用寿命为1%~0%。
12、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轮胎的赤道平面两侧的第一胎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主槽,所述第一胎面和所述第二胎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主槽,所述第二胎面和所述第三胎面之间设置有沟槽;
13、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分别为沿所述轮胎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刀槽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主槽,所述第二刀槽穿过所述第二主槽,且所述第二刀槽的开口延伸至所述沟槽。
14、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主槽和所述第二主槽的深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刀槽的深度占所述第一主槽的深度比值为0.08~0.25。
15、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主槽和所述第二主槽的深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的总深度占所述第一主槽的深度比值为0.75~0.90。
16、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沟槽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宽度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减小,所述沟槽包括第一沟壁和与所述第一沟壁相对设置的第二沟壁,所述沟槽至少在任一侧的沟壁上设置有凸起面。
17、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均匀排列或交错排列。
18、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凸起面至少包括三段,所述沟槽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最大宽度为w;
19、所述凸起面的第一段的宽度为w1,且0≤w1/w≤0.3,所述凸起面的第一段的宽度为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高点与所述凸起面所在沟壁边缘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距离;
20、所述凸起面的第二段的宽度为w2,且0≤w2/w≤0.3,所述凸起面的第二段的宽度为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低点与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高点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距离;
21、所述凸起面的第三段的宽度为w3,且0≤w3/w≤0.7,所述凸起面的第三段的宽度为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低点与所述凸起面对侧的沟壁边缘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距离;
22、所述沟槽的底部与所述沟槽的第一沟壁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距离为w4,且w4≥w/2。
23、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沟壁和所述第二沟壁均设置有凸起面,且所述第一沟壁的凸起面和所述第二沟壁的凸起面在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不同。
24、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沟槽为直沟、横沟或曲折沟;和/或,
25、所述凸起面的截面形状为椎型面;和/或,
26、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平滑延伸至所述沟槽的底部。
27、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沟槽的深度为h,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低点与所述沟槽的最低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1,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低点与所述凸起面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的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2,且0.7h≥h1≥0.25h,0.2h≥h2≥0.05h。
28、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占所述轮胎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0.7~0.9,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为所述轮胎的赤道平面至所述胎面部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轮胎的最大宽度为所述轮胎的赤道平面至所述轮胎的最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和/或,
29、所述轮胎的最大宽度位置与所述胎面部的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占所述轮胎的胎面部高度的比值为0.45~0.55。
30、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胎面的宽度占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的比值为0.2~0.3;和/或,
31、所述第二胎面的宽度占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的比值为0.25~0.35;和/或,
32、所述第三胎面的宽度占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的比值为0.30~0.55。
33、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胎面的落下量占所述第一胎面的宽度的比值为0.01~0.03,所述第一胎面的落下量为所述胎面部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胎面的最低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和/或,
34、所述第二胎面的落下量占所述第二胎面的宽度的比值为0.02~0.04,所述第二胎面的落下量为所述胎面部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胎面的最低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和/或,
35、所述第三胎面的落下量占所述第三胎面的宽度的比值为0.03~0.15,所述第三胎面的落下量为所述胎面部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三胎面的最低点之间的竖直距离。
36、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二胎面的弧度半径占所述第一胎面的弧度半径的比值为0.85~0.95;和/或,
37、所述第三胎面的弧度半径占所述第二胎面的弧度半径的比值为0.85~0.95。
38、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第一刀槽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占所述第一胎面和所述第二胎面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总宽度的比值为0.15~0.45;和/或,
39、所述第二刀槽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占所述第一胎面和所述第二胎面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总宽度的比值为0.6~0.8;和/或,
40、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总长度占所述第一胎面和所述第二胎面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总宽度的比值为0.85~0.95;和/或,
41、所述第一刀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刀槽的宽度的比值为0.10~0.30;和/或,
42、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斜向平行设置在所述胎面部,当所述轮胎滚动前进时,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分别与地面形成夹角θ,且60°≤θ≤80°。
43、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轮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胎面部两侧的胎肩部,所述胎肩部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
44、可选地,在上述轮胎中,所述轮胎还包括胎侧部和与所述胎侧部连接的胎唇部,所述胎面部的内侧沿所述轮胎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用于提高轮胎稳定性的带束层,所述胎唇部内设置有钢丝圈,所述钢丝圈用于将充气状态的轮胎固定于轮辋上。
45、本发明提供的轮胎,通过沿轮胎的赤道平面对称设置有第一胎面、第二胎面和第三胎面,且在第一胎面上设置有第一刀槽,在第二胎面上设置有第二刀槽,同时第二刀槽延伸至第一胎面上。通过在胎面部上设置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可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轮胎的胎面部的热量,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此外,在靠近胎面部边缘侧的第三胎面上设置有可排出轮胎热量的第一盲孔和可表示轮胎使用寿命的第二盲孔,通过第一盲孔可提高轮胎的胎面部和胎肩部的散热性。同时,在第二盲孔上设置有可表示轮胎使用寿命的标识,通过不同的标识分别对应不同的轮胎使用寿命阶段,从而可根据第二盲孔变化得知轮胎的使用寿命阶段,进而实现对使用寿命将近的轮胎进行及时地更换,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46、与传统的重载负荷轮胎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轮胎,通过在靠近胎面部边缘侧的第三胎面上设置有可排出轮胎热量的第一盲孔,从而提高轮胎的胎面部和胎肩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轮胎的磨耗性能。同时,通过第二盲孔上设置的可表示轮胎使用寿命的标识,从而可根据第二盲孔变化能够对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行准确判断,进而实现对使用寿命将近的轮胎进行及时地更换,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散热性能,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08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