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49:53

本公开涉及热管理,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中的压缩机、加热器以及控制部件是分体式设计,压缩机、加热器以及控制部件分别连接在车辆的不同位置,然后通过线束以及管道连接,其分别占用车辆的不同位置的空间,导致车辆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另外设置的线束和管道会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压缩机、加热机构以及控制部件;

3、所述控制部件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所述加热机构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设置有换热流道、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均与所述换热流道连接,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入换热介质,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出所述换热介质,所述换热流道用于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动以对所述换热介质加热。

4、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线路板、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与所述压缩机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壳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端,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线路板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加热机构均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5、可选地,所述底壳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设置为敞口结构,所述加热机构封闭所述敞口,所述加热机构设置有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伸入所述底壳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6、可选地,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结构,所述温度检测结构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加热机构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换热入口和/或所述换热出口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的检测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插入所述换热入口和/或所述换热出口中。

7、可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座体和加热件,所述座体夹持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壳之间,所述座体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盖板,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设置于所述座体;

8、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座体开设有所述凹槽的一面并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凹槽共同合围成所述换热流道,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加热件,以使所述加热件夹持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座体之间。

9、可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凹槽的槽口设置有安装容纳槽,所述密封圈连接于所述安装容纳槽,所述密封圈夹持于所述凹槽的槽口与所述加热件之间。

10、可选地,所述加热件构造为加热膜或ptc发热体。

11、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微控制单元、滤波组件、加热功率器件和压缩功率器件,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滤波组件、所述加热功率器件和所述压缩功率器件均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座体和加热件,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设置于所述座体,所述座体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座体开设有所述凹槽的一面并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凹槽共同合围成所述换热流道;或者,

13、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座体和加热件,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设置于所述座体,所述座体内开设有所述换热流道,所述加热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

14、可选地,所述换热流道构造为“蛇”形结构,所述换热入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二端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压缩机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插接配合。

16、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包括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17、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或者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1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加热机构与控制部件相连,实现二者的集成,可以减少加热机构与控制部件之间的连接线束,控制部件再与压缩机相连,又可以减少控制部件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线束,同时加热器与压缩机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连接管道的长度,从而大大提高构成的热管理系统的布局整洁性,可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另外,通过将加热机构、控制部件以及压缩机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其分别对车辆的空间的占用,大大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本热管理集成模块的集成化设计,使得在进行车辆的制造装配时,也可以方便一次装配即可完成,减少器件装配操作,非常方便。

19、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加热机构以及控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线路板、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与所述压缩机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壳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端,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线路板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加热机构均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设置为敞口结构,所述加热机构封闭所述敞口,所述加热机构设置有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伸入所述底壳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结构,所述温度检测结构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加热机构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换热入口和/或所述换热出口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的检测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插入所述换热入口和/或所述换热出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座体和加热件,所述座体夹持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壳之间,所述座体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盖板,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设置于所述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凹槽的槽口设置有安装容纳槽,所述密封圈连接于所述安装容纳槽,所述密封圈夹持于所述凹槽的槽口与所述加热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构造为加热膜或ptc发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微控制单元、滤波组件、加热功率器件和压缩功率器件,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滤波组件、所述加热功率器件和所述压缩功率器件均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座体和加热件,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设置于所述座体,所述座体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座体开设有所述凹槽的一面并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凹槽共同合围成所述换热流道;或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道构造为“蛇”形结构,所述换热入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二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压缩机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插接配合。

12.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或者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本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压缩机、加热机构以及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所述加热机构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设置有换热流道、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均与所述换热流道连接,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入换热介质,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出所述换热介质,所述换热流道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以对所述换热介质加热。本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将加热机构、控制部件以及压缩机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其分别对车辆的空间的占用,大大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技术研发人员:宋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717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26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