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支撑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支撑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1:56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多样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强。根源都是为了提升乘员自身的舒适度和自由度,以解放人的双手和双脚。将汽车打造成为消费者移动的家也是车企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副驾的重要性在汽车中仅次于主驾。汽车的设计可以取消后排,但都会保留副驾。副驾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可以辅助驾驶员更好的驾驶汽车。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副驾在汽车碰撞事件中的伤害率与死亡率是汽车所有座位中最高的。因此,副驾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重点考虑。

2、根据人体工程学,人的坐姿的舒适度与身体四肢的放置的角度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在驾乘过程中保障脚部的舒适十分重要。正是基于此,驾驶员侧设计了一个歇脚板方便驾驶员放置不用参与行驶制动的左脚来保证驾驶员的脚部舒适性。尤其是对于长时间开车而言,歇脚板的作用尤为重要。这是基于肌肉和关节的疲劳特性以及血液循环等层面考虑的。同理,副驾也会利用前围板的斜度来给副驾乘员提供歇脚的位置。

3、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基于电动车架构的特点,车辆的使用空间愈来愈大,甚至产生了“女王副驾”的概念。这里容易产生一个问题:脚部空间越来越大,身高矮小的人甚至无法很好的将脚放置到歇脚平面上,无法发挥“女王”副驾大空间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系统及车辆,为副驾驶的乘员提供可移动的脚部放置平面,提高脚部舒适性。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板、运动机构、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

3、所述支撑系统在关闭状态下,所述支撑板、所述驱动系统和所述运动机构放置于副仪表台内部;所述支撑系统在启用状态下,所述运动机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副仪表台内部,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置于副驾座位前方,且具有朝上的支撑面,作为脚部放置平面;

4、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指令获取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指令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系统启动指令和系统关闭指令,所述指令获取装置设置于所述副仪表台的外侧;

5、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启动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系统,以使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运动机构移动,所述运动机构的第二端带动所述支撑板从所述副仪表台内部移动到所述副驾座位前方;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关闭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系统,以使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运动机构移动,所述运动机构的第二端带动所述支撑板从所述副驾座位前方移动到所述副仪表台内部;

6、所述指令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位置调整功能选择指令,所述位置调整功能选择指令包括自定义位置和自定义角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调整功能选择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系统,以使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运动机构移动,所述运动机构的第二端带动所述支撑板移动。

7、可选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多个可伸缩的竹节式撑杆,所述多个可伸缩的竹节式撑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多个可伸缩的竹节式撑杆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不同位置连接,所述多个可伸缩的竹节式撑杆通过同步伸长使所述多个第二端带动所述支撑板从所述副仪表台内部移动到所述副驾座位前方,或通过同步收缩使所述多个第二端带动所述支撑板从所述副驾座位前方移动到所述副仪表台内部。

8、可选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所述多个可伸缩的竹节式撑杆的多个第一端分别连接俯仰角输出轮,所述俯仰角输出轮用于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下旋转时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端的位置改变。

9、可选的,所述运动机构还包括电动铰链;所述支撑板在平行所述支撑面的平面内分为多个子支撑结构,所述多个子支撑结构中相邻的两个子支撑结构之间连接有所述电动铰链,所述电动铰链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与其连接的两个子支撑结构实现叠合和展开。

10、可选的,所述多个子支撑结构中具有第一相邻结构组,所述第一相邻结构组中所包括的相邻的两个子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竹节式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

11、所述运动机构还包括滑动导槽,所述滑动导槽固定在所述第一相邻结构组中所包括的相邻的两个子支撑结构的其中之一上,且与所述竹节式撑杆固定,所述滑动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竹节式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

12、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启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相邻结构组中所包括的相邻的两个子支撑结构展开之后,控制所述竹节式撑杆沿所述滑动导槽滑动,以增加多个所述竹节式撑杆之间的距离;以及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关闭指令控制所述竹节式撑杆沿所述滑动导槽滑动,以减小多个所述竹节式撑杆之间的距离之后,控制所述第一相邻结构组中所包括的相邻的两个子支撑结构叠合。

13、可选的,所述指令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运动健身功能选择指令,所述运动机构还包括可伸缩刚性连接杆,所述可伸缩刚性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竹节式撑杆之间,用于在所述竹节式撑杆之上支撑所述支撑板,所述可伸缩刚性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面垂直;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运动健身功能选择指令,控制所述可伸缩刚性连接杆延长至预设长度;

14、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可伸缩刚性连接杆朝向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旋转轴,以使所述可伸缩刚性连接杆通过支撑所述旋转轴实现对所述支撑板的支撑。

15、可选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支撑结构,柔性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支撑面垂直,用于在支撑板围绕旋转轴旋转时,位于其中一侧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被压缩,位于另外一侧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被拉长。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驱动系统之间具有柔性拉线,在所述支撑板围绕旋转轴旋转时,所述柔性拉线带动所述驱动系统中的转轮运动,以产生电能。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中具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中具有电阻丝;

18、所述指令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按摩功能选择指令,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按摩功能选择指令为所述电阻丝通入第一电流,以使所述导电层产生微电流脉冲进行按摩。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中具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中具有电阻丝;

20、所述指令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加热功能选择指令,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加热功能选择指令为所述电阻丝通入第二电流,以使所述导电层生热。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面具有自清洁涂层材料。

22、可选的,所述副仪表台的内壁设置有消毒设备,所述消毒设备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对所述支撑板进行消毒。

2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中具有安全气囊,所述控制器中设置有碰撞传感器,所述支撑系统在启用状态下时,若所述控制器根据碰撞传感器确定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所述安全气囊点爆以包覆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面一侧区域。

24、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中设置有碰撞传感器,所述支撑系统在启用状态下时,若所述控制器根据碰撞传感器确定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所述支撑板调整角度以缓冲支撑板所承受的压力。

25、可选的,所述副仪表台右侧饰板内侧壁设置有孔缝,所述孔缝在所述支撑系统未启用时通过移动滑块封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启动指令控制所述移动滑块向内收缩以及沿所述副仪表台右侧饰板内壁滑动,以使所述支撑板从所述孔缝移出所述副仪表台,以及根据所述系统关闭指令控制所述移动滑块沿所述副仪表台右侧饰板内部滑动,在对准所述孔缝之后向外移动,以封闭所述孔缝。

2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副仪表台、副驾座位和所述的支撑系统。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系统及车辆,包括支撑板、运动机构、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支撑系统在关闭状态下,支撑板和运动机构放置于副仪表台内部,支撑系统在启用状态下,运动机构的第一端位于副仪表台内部,第二端与支撑板连接,用于支撑该支撑板,支撑板置于副驾作为前方,且具有朝上的支撑面,作为脚部放置平面,控制系统包括指令获取装置和控制器,指令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系统启动指令和系统关闭指令,指令获取装置设置于副仪表台的外侧,这样指令获取装置可以获取来自用户的指令,控制器用于根据系统启动指令控制驱动系统,以使驱动系统带动运动机构移动,运动机构的第二端带动支撑板从副仪表台内部移动到副驾座位前方,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系统关闭指令控制驱动系统,以使驱动系统带动运动机构移动,运动机构的第二端带动支撑板从副驾座位前方移动到副仪表台内部,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支撑板的展出和回收,提高副驾座位前方空间的利用率。此外,指令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位置调整功能选择指令,位置调整功能选择指令包括自定义位置和自定义角度中的至少一种,控制器用于根据位置调整功能选择指令控制驱动系统,以使驱动系统带动运动机构移动,运动机构的第二端带动支撑板移动,这样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调整支撑板的位置,使支撑板能适用于不同的乘员,充分发挥副驾大空间的作用,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28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