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8:38

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热管理系统的制热除湿模式下,热管理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媒流量有限,导致压缩机的转速受限,影响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并且存在蒸发器温度过低并出现结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好,并且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热管理系统的减重降本。

2、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相连;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3、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通过使得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设置在车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阻以及压力损失,提高热管理系统的低压压力,从而增加热管理系统中冷媒的流量,有利于防止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保证压缩机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制热需求,并且有利于防止因蒸发器温度过低而出现结冰的情况,同时无需设置用于热补偿的加热件,以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降低热管理系统的重量以及生产成本。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可选择地连通。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在所述第二模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车内换热器连通,所述车内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断开连通,所述车内换热器用于朝向乘员舱放热。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车外冷凝器,所述车外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所述车外冷凝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车内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相连。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并联连接。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与电池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连接于所述车外冷凝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件为多个且并联连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切换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切换连通。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模式和第五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所述第一换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外冷凝器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

12、在所述第五模式,所述第一换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接于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所述第一支路串联有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旁通模式,在所述第一旁通模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支路导通。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相连,所述第二支路串联有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旁通模式,在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六模式,在所述第六模式,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分别导通。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电控模块进行散热的冷却液子系统,所述冷却液子系统的冷却液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热交换。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冷媒支路和第一冷却液支路,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与所述蒸发器并联,所述冷却液子系统包括: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一换热支路与所述电控模块热交换;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多通阀,所述多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支路、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支路的两端相连,所述多通阀用于在切换动作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是否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第一冷却液支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换热支路通过所述多通阀自循环。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七模式和第八模式,在所述第七模式,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导通且与所述散热器断开连通;在所述第八模式,所述第一换热支路与所述散热器相连通。

1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20、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21、由于车辆设置有上述的热管理系统,通过使得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设置在车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阻以及压力损失,提高热管理系统的低压压力,从而增加热管理系统中冷媒的流量,有利于防止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保证压缩机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制热需求,并且有利于防止因蒸发器温度过低而出现结冰的情况,同时无需设置用于热补偿的加热件,以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降低热管理系统的重量以及生产成本。

22、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4)可选择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4)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外冷凝器(5),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相连,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车内换热器(2)和所述蒸发器(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2)和所述蒸发器(4)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电池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件(6),所述第一换热件(6)连接于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6)为多个且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切换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切换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模式和第五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12)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路(7),所述第一支路(7)连接于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12)之间,所述第一支路(7)串联有第一节流元件(71),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旁通模式,在所述第一旁通模式,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与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支路(7)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路(8),所述第二支路(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和吸气口(12)相连,所述第二支路(8)串联有第二节流元件(81),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旁通模式,在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所述第二支路(8)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六模式,在所述第六模式,所述第一支路(7)和所述第二支路(8)分别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电控模块(92)进行散热的冷却液子系统(9),所述冷却液子系统(9)的冷却液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冷媒热交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冷媒支路和第一冷却液支路,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与所述蒸发器(4)并联,所述冷却液子系统(9)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七模式和第八模式,在所述第七模式,所述第一换热支路(91)导通且与所述散热器(93)断开连通;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车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用于与压缩机相连;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第一换热器连接于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之间,蒸发器连接于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之间。由此,通过使得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设置在车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阻以及压力损失,提高热管理系统的低压压力,从而增加热管理系统中冷媒的流量,有利于防止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保证压缩机的性能,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制热需求,并且有利于防止因蒸发器温度过低而出现结冰的情况,同时无需设置用于热补偿的加热件,以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技术研发人员:吴春芬,张经科,刘公正,黄宪辉,刘志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2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