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及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8:48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底盘及自卸车。
背景技术:
1、矿用自卸车一般分为刚性自卸车和铰接式自卸车,两种矿用自卸车的主要区别在底盘结构。刚性自卸车采用整体式车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但是刚性自卸车由于车架承受的扭转弯曲载荷较大,车架设计强度刚度较高,因此整车略显笨重,整车的转弯半径也因此增大,不适用狭小的空间,而且刚性自卸车不适用于潮湿、湿滑、泥泞的工况,在这恶劣路况行驶时其驱动力及脱困能力大大减弱。
2、因此,在这种环境恶劣、复杂的路况铰接式自卸车能够发挥很好的优越性,但是目前市场中现有的铰接式自卸车在底盘结构布置中存在如下不足:中车桥和后车桥在工作时受到横向切力后,会将横向切力传递给钢板弹簧,造成钢板弹簧在横向切力的作用下变形,钢板弹簧变形则会造成车辆无法平衡行驶。
3、因此,亟需一种底盘,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底盘及自卸车,能够避免车桥将横向切力传递给钢板弹簧。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底盘,包括:
4、车架,用于支撑车主体,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体和后车架体,所述前车架体与所述后车架体铰接且所述后车架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前车架体摆动;
5、车桥总成,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包括前车桥、后车桥和中车桥,所述中车桥设置于所述前车桥和所述后车桥之间;
6、悬架总成,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悬架总成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悬架设置于所述前车架体的底部,所述后悬架设置于所述后车架体的底部,所述后悬架包括钢板弹簧、平衡轴总成、板簧连接结构、上推力杆、下推力杆和第一横向推力杆;两个所述钢板弹簧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呈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桥和所述中车桥连接,且所述钢板弹簧通过所述板簧连接结构和所述平衡轴总成连接,所述平衡轴总成设置于所述后车桥和所述中车桥之间,所述平衡轴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推力杆,所述上推力杆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上推力杆一端与所述后车架体转动连接,所述上推力杆的另外一端与靠近该所述上推力杆的中车桥或后车转动连接;所述下推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平衡轴总成转动连接,所述后车桥和所述中车桥均转动连接有一所述第一横向推力杆,所述第一横向推力杆还与所述后车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后车架体的宽度方向同向;
7、传动总成,所述传动总成依次穿过所述前车桥、所述中车桥和所述后车桥。
8、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悬架包括a型架、油气簧和第二横向推力杆,所述a型架包括两根相对于前车架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箱型梁,两个所述箱型梁的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箱型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前车桥固定连接,所述a型架与所述油气簧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车桥的前后两侧,所述油气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车桥和所述前车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推力杆设置于两个所述油气簧之间,且所述第二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前车桥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车架体转动连接。
9、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车桥朝向所述油气簧的一侧固定设定有油气簧连接座,所述油气簧连接座与所述前车桥固定连接。
10、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气簧连接座与所述前车桥焊接或螺栓连接。
11、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簧连接结构包括板簧夹紧板和夹紧螺栓,所述板簧夹紧板设置于所述钢板弹簧的顶部,所述板簧夹紧板和所述平衡轴总成通过夹紧螺栓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轴总成包括平衡轴、平衡轴支架、平衡轴壳和橡胶轴承,所述平衡轴支架固定连接于车主体,所述平衡轴壳位于所述钢板弹簧的底部,所述平衡轴的两端分别穿设有橡胶轴承,所述橡胶轴承与所述平衡轴壳过盈配合,所述平衡轴壳设置于所述平衡轴支架的两端,所述板簧夹紧板和所述平衡轴壳通过所述夹紧螺栓固定连接。
13、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置于同一所述钢板弹簧的一侧的所述夹紧螺栓相互倾斜设置,且所述夹紧螺栓呈“八”字形设置。
14、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总成包括发动机、分动箱和变速箱,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箱传动连接,且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设置于所述前车架体,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和所述分动箱的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轴传动,所述分动箱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分动箱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轴与前车桥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另外一个输出端通过中间轴和第三传动轴与中车桥传动连接,所述中车桥和所述后车桥通过第四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中间轴通过第五传动轴传动连接。
15、作为上述底盘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车架体和所述后车架体通过铰接体连接,所述前车架体具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铰接体包括旋转连接杆、第二铰接孔和第一转向缸支座,所述旋转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后车架体相连,所述旋转连接杆的另一端上下布置有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缸支座左右布置在所述旋转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向缸支座与转向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车架体转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卸车,包括车主体,还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底盘,所述车主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8、后车桥和中车桥均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横向推力杆,第一横向推力杆还与后车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延伸方向与后车架体的宽度方向同向;第一横向推力杆为两根,其中一根第一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中车桥转动连接,且该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另外一根第一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后车桥转动连接,且该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第一横向推力杆限制中车桥和后车桥的沿车架宽度方向的运动,中车桥和后车桥的侧向力经过两个第一横向推力杆传递至车架的纵梁上,这样可减少钢板弹簧所受的横向切力,延长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1.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3)包括a型架(31)、油气簧(32)和第二横向推力杆(33),所述a型架(31)包括两根相对于前车架体(11)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箱型梁,两个所述箱型梁的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箱型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前车桥(21)固定连接,所述a型架(31)与所述油气簧(32)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车桥(21)的前后两侧,所述油气簧(32)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车桥(21)和所述前车架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推力杆(33)设置于两个所述油气簧(32)之间,且所述第二横向推力杆(33)的一端与所述前车桥(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车架体(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桥(21)朝向所述油气簧(32)的一侧固定设定有油气簧连接座(34),所述油气簧连接座(34)与所述前车桥(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簧连接座(34)与所述前车桥(21)焊接或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连接结构(43)包括板簧夹紧板(431)和夹紧螺栓(432),所述板簧夹紧板(431)设置于所述钢板弹簧(41)的顶部,所述板簧夹紧板(431)和所述平衡轴总成(42)通过夹紧螺栓(4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轴总成(42)包括平衡轴(421)、平衡轴支架(422)、平衡轴壳(423)和橡胶轴承,所述平衡轴支架(422)固定连接于车主体,所述平衡轴壳(423)位于所述钢板弹簧(41)的底部,所述平衡轴(421)的两端分别穿设有橡胶轴承,所述橡胶轴承与所述平衡轴壳(423)过盈配合,所述平衡轴壳(423)设置于所述平衡轴支架(422)的两端,所述板簧夹紧板(431)和所述平衡轴壳(423)通过所述夹紧螺栓(43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同一所述钢板弹簧(41)的一侧的所述夹紧螺栓(432)相互倾斜设置,且所述夹紧螺栓(432)呈“八”字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包括发动机(51)、分动箱(52)和变速箱(53),所述发动机(51)与所述变速箱(53)传动连接,且所述发动机(51)和所述变速箱(53)设置于所述前车架体(11),所述变速箱(53)的输出端和所述分动箱(52)的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轴(54)传动,所述分动箱(52)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分动箱(52)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轴(55)与前车桥(21)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52)另外一个输出端通过中间轴(58)和第三传动轴(56)与中车桥(23)传动连接,所述中车桥(23)和所述后车桥(22)通过第四传动轴(57)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52)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中间轴(58)通过第五传动轴(59)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体(11)和所述后车架体(12)通过铰接体(6)连接,所述前车架体(11)具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铰接体(6)包括旋转连接杆(61)、第二铰接孔和第一转向缸支座(63),所述旋转连接杆(61)一端与所述后车架体(12)相连,所述旋转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上下布置有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缸支座(63)左右布置在所述旋转连接杆(6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向缸支座(63)与转向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车架体(11)转动连接。
10.自卸车,包括车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盘,所述车主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及自卸车。本技术提供的底盘,后车桥和中车桥均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横向推力杆,第一横向推力杆还与后车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延伸方向与后车架体的宽度方向同向;第一横向推力杆为两根,其中一根第一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中车桥转动连接,且该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另外一根第一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后车桥转动连接,且该第一横向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第一横向推力杆限制中车桥和后车桥的沿车架宽度方向的运动,中车桥和后车桥的侧向力经过两个第一横向推力杆传递至车架的纵梁上,这样可减少钢板弹簧所受的横向切力,延长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马豹,王涛,靳庆慧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3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3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