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  >  正文

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

  • 国知局
  • 2024-08-01 05:52:27

本发明涉及微型飞行器,特别是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1、微型飞行器是新概念航空器,由于微型飞行器微小尺寸所具有的独特用途,使其有望广泛地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各个领域。在军事方面。除了可以完成侦查任务外,还可用于通信联系、电磁干扰、战地检测、目标攻击、边境巡逻等。在国民经济中可用于航空摄影、地质勘探、气象探测、环境监控、化学取样、灾情等。

2、现有的一些微型飞行器由于体型较小,翼面积较小导致在飞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速的情况,传统的三片式尾翼或 t 型尾翼的表面积较大,产生的诱导阻力和寄生阻力更大,增大的飞行器的干扰阻力,提高了飞行器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有的一些微型飞行器由于体型较小,翼面积较小导致在飞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速的情况,传统的三片式尾翼或 t 型尾翼的表面积较大,产生的诱导阻力和寄生阻力更大,增大的飞行器的干扰阻力,提高飞行器故障率的缺点,提供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机身由pla聚乳酸塑料和碳纤维方管共同胶接组成,机翼采用双翼布局与机身相连接,机身尾部设置有v型尾翼,机翼的后缘处安装有电动螺旋桨和驱动装置,机身下方安装起落架,起落架呈三点式安装。

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机翼设置为双梁构架悬臂式,v 型尾翼兼有垂尾和平尾的功能,v型尾翼通过碳纤维圆管和不锈钢丝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机翼的翼梁为碳纤维圆管,机翼的翼肋为fdm 打印薄壁零件,机翼的蒙皮为pet材质的薄膜。

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机翼和v型尾翼的骨架外形均通过碳纤维管圆管弯曲穿过打印零件里形成,机翼和v型尾翼的骨架表面均通过喷胶粘接有 pet材质的薄膜。

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机翼的前缘和后缘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件与碳纤维连接杆和塑料框架进行固定连接且上端机翼的位置相对于下端机翼靠前,v型尾翼和尾撬通过连接件与碳纤维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碳纤维连接杆末端。

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驱动装置包括ap05 型外转子微型无刷电机、ma-rx62he-x微型接收机、以及两个atlas伺服电机、gws4530 电动螺旋桨、超轻量锂聚电池,sws4530电动力螺旋桨采用背推式与ap05型外转子微型无刷电机通过连接件一并安装在上端机翼的后缘处,两个atlas伺服电机和ma-rx62he-x微型接收机分别通过螺接和胶接进行固定安装在上下两端机翼的中间部分,超轻量锂聚电池也通过连接件的下端的方孔穿过碳纤维方管固定在机身前端并通过焊接的延长线给各个驱动部件输送电源。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起落架包括v型不锈钢丝和两组橡胶轮胎,两组橡胶轮胎分别固定于v型不锈钢丝的外侧两端。

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9、1、本发明大部分采用碳纤维方管和pla聚乳酸塑料组成,整体的重量轻、制作的周期短。碳纤维方管使得模型的强度大大提高,而pla聚乳酸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对环境并没有产生污染。在打印时:有较低的收缩率、更容易塑形、表面光泽性优异,机翼上的蒙皮材料采用的是性能比较全面的pte(聚乙烯对本二甲酸脂),有透光性、气密性、防潮性、强韧性等特点。其中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对于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相对于其他薄膜高的多。在化学性能方面:耐热、耐寒、耐化学药品和耐油等性能较好;

10、2、本发明的飞行速度较低,采用了较厚的sd6080低速翼型,使得机翼的飞行包线上阻力较低,本发明的机翼采用双翼布局和v型尾翼,双翼布局的是小展弦比的机翼,不仅增大了翼面积还保障了该模型飞行时不会出现失速的情况。而v型尾翼比传统的三片式尾翼或 t 型尾翼具有更少的表面积,更轻且浸润面积更小,因此产生的诱导阻力和寄生阻力更小。相交表面从三个减少到两个,消除了一些干扰阻力减少了总阻力,该螺旋桨采用背推式,防止在受到撞击时螺旋桨能远离被撞物体,减小模型损坏,使该模型的空间和容量能够充分利用,起落架的采用后三点式,使得模型起飞时寄生阻力较小,容易滑行、不易打转、以及防止拿大顶。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由pla聚乳酸塑料和碳纤维方管共同胶接组成,所述机翼采用双翼布局与机身相连接,所述机身尾部设置有v型尾翼,所述机翼的后缘处安装有电动螺旋桨和驱动装置,所述机身下方安装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呈三点式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设置为双梁构架悬臂式,所述v 型尾翼兼有垂尾和平尾的功能,所述v型尾翼通过碳纤维圆管和不锈钢丝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机翼的翼梁为碳纤维圆管,所述机翼的翼肋为fdm 打印薄壁零件,所述机翼的蒙皮为pet材质的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和v型尾翼的骨架外形均通过碳纤维管圆管弯曲穿过打印零件里形成,所述机翼和v型尾翼的骨架表面均通过喷胶粘接有 pet材质的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前缘和后缘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件与碳纤维连接杆和塑料框架进行固定连接且上端机翼的位置相对于下端机翼靠前,所述v型尾翼和尾撬通过连接件与碳纤维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碳纤维连接杆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ap05 型外转子微型无刷电机、ma-rx62he-x微型接收机、以及两个atlas伺服电机、gws4530 电动螺旋桨、超轻量锂聚电池,所述sws4530电动力螺旋桨采用背推式与ap05型外转子微型无刷电机通过连接件一并安装在上端机翼的后缘处,所述两个atlas伺服电机和ma-rx62he-x微型接收机分别通过螺接和胶接进行固定安装在上下两端机翼的中间部分,所述超轻量锂聚电池也通过连接件的下端的方孔穿过碳纤维方管固定在机身前端并通过焊接的延长线给各个驱动部件输送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包括v型不锈钢丝和两组橡胶轮胎,两组所述橡胶轮胎分别固定于v型不锈钢丝的外侧两端。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翼V尾薄膜轻型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机身由PLA聚乳酸塑料和碳纤维方管共同胶接组成,机翼采用双翼布局与机身相连接,机身尾部设置有V型尾翼,机翼的后缘处安装有电动螺旋桨和驱动装置,机身下方安装起落架,起落架呈三点式安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翼布局和V型尾翼,双翼布局的是小展弦比的机翼,不仅增大了翼面积还保障了该模型飞行时不会出现失速的情况,而V型尾翼比传统的三片式尾翼或T型尾翼具有更少的表面积,更轻且浸润面积更小,产生的诱导阻力和寄生阻力更小。相交表面从三个减少到两个,消除了一些干扰阻力减少了总阻力,该螺旋桨采用背推式,防止在受到撞击时螺旋桨能远离被撞物体,减小模型损坏。技术研发人员:周宝,徐洪灵,宋依良,郭少炜,于浩燃,胡魁岸,李轩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18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