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铁路车辆辅助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及运行方式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及运行方式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29:23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及运行方式。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向外延伸,居民的平均出行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增长,同时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而轨道交通在运行速度、载客量、准时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在城市公共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发展使得人口和资源的布局更加分散化,轨道交通也需要提供更长运输距离的服务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2、由于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站间距较大,且客流量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同时居民对长途出行需求逐渐提高,导致普通的站站停列车难以适应城市的客流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快慢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即在开行站站停慢车的基础上,同时开行越站快车的列车开行方案。考虑到轨道交通快慢车系统的运行特点,要求部分车站配置越行线以满足慢车的停站和快车快速通过的需求。越行线的合理设置将有助于提升快慢车系统运行效率。

3、同时为了更有效地衔接城市外围组团,提高城市外围区域的服务水平,实现轨道交通便捷换乘,更好地满足居民日渐多样化的通勤需求,实现“多网融合”和“1h都市圈”,在一些重要站点设置具备双向折返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的需求日益提高。

4、且考虑到目前我国大部分轨道交通站点不具备双向折返和越行条件,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可以有效地满足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及运行方式,克服目前轨道交通配线系统中的技术不足,满足城市扩张发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行站台、上行站台、下行正线、上行正线、下行越行线、上行越行线;

4、上行正线与下行正线平行设置,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设置于上行正线与下行正线之间,并平行于上下行正线纵向排布,上行站台在横向上位于靠近上行正线的一侧,下行站台在横向上位于靠近下行正线的一侧,上行正线与下行站台之间设置有平行于上行正线的上行越行线,下行正线与上行站台之间设置有平行于下行正线的下行越行线。

5、进一步,下行站台和上行站台在纵向上不处于同一直线,下行越行线与上行越行线之间有渡线相连,渡线在纵向上处于上下站台之间,渡线可双向通行。

6、进一步,下行正线站前设置有道岔1,其侧向连接下行越行线,主线为下行正线,下行越行线与下行正线汇合于道岔3,以道岔3为分界点,将站内下行正线按下行列车运行方向分为下行正线站内前段和下行正线站内后段;上行正线站前设置有道岔2,其侧向连接下行越行线,主线为下行正线,下行越行线与下行正线汇合于道岔4,以道岔4为分界点,将站内上行正线按上行列车运行方向分为上行正线站内前段和上行正线站内后段。

7、进一步,下行越行线上处于下行站台后端的位置设有道岔5,道岔5连接渡线,上行越行线上处于上行站台后端的位置设有道岔6,道岔6同样连接该渡线,道岔5和道岔6可视为渡线的两端。

8、进一步,道岔1、道岔2、道岔3、道岔4均为单开道岔,其中道岔1和道岔3岔出方向相反,道岔2和道岔4岔出方向相反,道岔5和道岔6为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

9、进一步,道岔1、道岔2、道岔3、道岔4的辙岔号数一致,均为12号单开道岔或12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道岔5、道岔6的辙岔号数一致,均为6号对称道岔或9号单开道岔。

10、进一步,可实现列车的越行和折返,同时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可以节省一个站台并以单站台承担上下行列车的旅客乘降。

11、进一步,当发生列车越行时,其运行方式如下:下行慢车进站后在道岔1处驶入下行越行线停靠,可在下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随后不停站的下行快车进站后直接先后通过下行正线站内前段和下行正线站内后段,然后直接出站驶入区间;上行慢车进站后在道岔2处驶入上行越行线停靠,可在上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随后不停站的上行快车进站后直接先后通过上行正线站内前段和上行正线站内后段,然后直接出站驶入区间。

12、进一步,当发生列车折返时,其运行方式如下:若是上行列车折返后按下行方向运行,上行列车入站后在道岔2处驶入上行越行线,若需要在上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则可在上行越行线停靠并等待旅客乘降完毕,随后在道岔处驶入左侧渡线,通过渡线401驶入下行越行线停靠,此时列车可于下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待旅客乘降及必要的列车作业结束后调转列车运行方向,在道岔5处驶入下行正线站内后段,随后出站驶入区间;若是下行列车折返后按上行方向运行,下行列车入站后在道岔1处驶入下行越行线,若需要在下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则可在下行越行线停靠并等待旅客乘降完毕,随后在道岔5处驶入左侧渡线,通过渡线驶入上行越行线停靠,此时列车可于上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待旅客乘降及必要的列车作业结束后调转列车运行方向,在道岔6处驶入上行正线站内后段,随后出站驶入区间。

13、进一步,当需要单站台完成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旅客乘降时,其列车运行方式如下:当发生上行越行线故障或者上行站台无法乘降旅客等特殊情况而导致无法使用上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时,上行列车进站后可直接通过上行正线站内前段驶入上行正线站内后段停靠,此时上行旅客可在下行站台进行乘降,同时不影响下行旅客的正常乘降和下行列车的正常通过和停靠,上行列车在完成旅客乘降后可以正常运行驶入区间;当发生下行越行线故障或者下行站台无法乘降旅客等特殊情况而导致无法使用下行站台进行旅客乘降时,下行列车进站后可直接通过下行正线站内前段驶入下行正线站内后段停靠,此时下行旅客可在上行站台进行乘降,同时不影响上行旅客的正常乘降和上行列车的正常通过和停靠,下行列车在完成旅客乘降后可以正常运行驶入区间。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基于本发明的配线系统,可以在同一个车站内实现列车的双向折返,且当有列车在折返作业时不影响正线列车的通行,满足轨道交通的多样化运营需求。同时,该配线系统可实现上下行正线的越行,且无需列车在站内折返,越行效率高。同时,上下行站台与越行线的设置可以实现在特殊情况下由单站台承担上下行乘客的乘降,减少因列车延误、故障等情况引起的连锁反应,提高系统的容错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了轨道交通的运输服务质量;

16、2)本发明满足了城市未来发展中快慢车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交通拥堵缓解做出贡献,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较强的适应性。3);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行站台、上行站台、下行正线、上行正线、下行越行线、上行越行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下行站台和上行站台在纵向上不处于同一直线,下行越行线与上行越行线之间有渡线相连,渡线在纵向上处于上下站台之间,渡线可双向通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下行正线站前设置有道岔1,其侧向连接下行越行线,主线为下行正线,下行越行线与下行正线汇合于道岔3,以道岔3为分界点,将站内下行正线按下行列车运行方向分为下行正线站内前段和下行正线站内后段;上行正线站前设置有道岔2,其侧向连接下行越行线,主线为下行正线,下行越行线与下行正线汇合于道岔4,以道岔4为分界点,将站内上行正线按上行列车运行方向分为上行正线站内前段和上行正线站内后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下行越行线上处于下行站台后端的位置设有道岔5,道岔5连接渡线,上行越行线上处于上行站台后端的位置设有道岔6,道岔6同样连接该渡线,道岔5和道岔6可视为渡线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道岔1、道岔2、道岔3、道岔4均为单开道岔,其中道岔1和道岔3岔出方向相反,道岔2和道岔4岔出方向相反,道岔5和道岔6为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道岔1、道岔2、道岔3、道岔4的辙岔号数一致,均为12号单开道岔或12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道岔5、道岔6的辙岔号数一致,均为6号对称道岔或9号单开道岔。

7.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可实现列车的越行和折返,同时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可以节省一个站台并以单站台承担上下行列车的旅客乘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功能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下行正线,以及平行于上下行正线、且在平面纵向布置、不并排的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上行站台位于靠近上行列车进站方向的一侧,下行站台位于靠近下行列车进站方向的一侧,上行站台与上行正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正线的上行越行线,下行站台与下行正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正线的下行越行线,同时两条越行线由渡线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列车在站内的折返,且折返时不占用站内正线,折返效率高;同时可以实现列车的越行,且越行效率高;在故障情况下,越行线可作为故障列车待避线,大大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技术研发人员:李团社,强士盎,王辰宇,李谈,沈增涛,高志宏,姜磊,周宏昌,王雪鑫,李岩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2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19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