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塑料加工应用技术 > 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0 13:23:25

本发明涉及非金属复合材料成型、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尤其涉及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非金属复合材料使用的纤维织物预浸料在制作过程,纤维织物需要通过装有树脂胶液的胶槽,使树脂胶液浸润纤维织物,初步形成纤维织物预浸料。该过程中,胶槽内胶液会随着通过的纤维织物长度增加而持续减少,同时,由于该过程使用的胶槽多为开放式/半开放式,胶液内溶剂会随着生产时间增加而挥发,致使胶液浓度逐步上升,因此如何实现胶液浓度实时监控和胶液实时补充成为了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过程的重要问题之一。

2、目前,在实际工程应用上没有解决该问题的成熟实施的案例与可借鉴的方案,无论是补充胶液还是检测胶液浓度,都必须停机进行,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及补充,因此急需针对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过程,设计制造一种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监测胶槽内胶液浓度、补充胶槽胶液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实现目前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过程中维持胶槽中树脂胶液浓度和重量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包括胶槽,还包括配胶桶,所述配胶桶下端通过出胶管与胶槽连通,所述胶槽与配胶桶上端通过抽液泵与进胶管相连通。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所述配胶桶设置于配胶架上,所述配胶架下端为架空状,所述抽液泵设置于配胶架上。

6、优选地,所述配胶桶的下表面高于胶槽的上表面。

7、优选地,所述配胶架下端设置有配胶秤。

8、优选地,所述配胶架放置与固定架上。

9、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前端设置有踏板架。

10、优选地,所述配胶桶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并设置有阀门。

11、优选地,所述配胶桶上端设置有密度计。

12、优选地,所述配胶桶上端设置有搅拌器。

13、优选地,所述配角桶上端设置有桶盖。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胶液补充和监测的方式,实现了一种集监测与补胶功能于一体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采用外置配胶补胶装置替代传统手动配胶、停机补胶的方式,采用抽液泵将胶槽和外置配胶补胶装置连接形成胶液循环系统,实现胶液浓度实时监控。

16、2)通过配胶补胶循环系统解决了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过程需停机补胶和检测的问题。

17、3)本发明主体采用不锈钢结构,采用pu钢丝管进行胶液的运输,均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

18、4)通过此配胶补胶循环系统改进了补胶方式,从原本繁琐的停机、检测、配胶、补胶、开机等多步骤工作变成通过密度计直接监测胶液浓度,直接补充溶剂和原树脂胶液维持胶液浓度及重量。

19、5)发明采用标准pu钢丝管、普通不锈钢筒和成品抽液泵,使之有了更加模块化、标准化、低成本化的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包括胶槽(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胶桶(5),所述配胶桶(5)下端通过出胶管(4)与胶槽(10)连通,所述胶槽(10)与配胶桶(5)上端通过抽液泵(8)与进胶管(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桶(5)设置于配胶架(3)上,所述配胶架(3)下端为架空状,所述抽液泵(8)设置于配胶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桶(5)的下表面高于胶槽(10)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架(3)下端设置有配胶秤(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架(3)放置与固定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前端设置有踏板架(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桶(5)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并设置有阀门(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桶(5)上端设置有密度计(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桶(5)上端设置有搅拌器(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角桶上端设置有桶盖。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胶补胶循环系统,包括胶槽,还包括配胶桶,所述配胶桶下端通过出胶管与胶槽连通,所述胶槽与配胶桶上端通过抽液泵与进胶管相连通。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纤维织物预浸料制备胶液补充和监测的方式,实现了一种集监测与补胶功能于一体的配胶补胶循环系统。采用外置配胶补胶装置替代传统手动配胶、停机补胶的方式,采用抽液泵将胶槽和外置配胶补胶装置连接形成胶液循环系统,实现胶液浓度实时监控。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易跃华,黄前刚,刘雄,韩定,袁帅,李裕龙,锯泽新,王敏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5/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28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