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转向拉杆总成、转向拉杆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转向拉杆总成、转向拉杆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45:51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拉杆总成、转向拉杆和车辆。

背景技术:

1、转向拉杆是车辆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连接车辆的转向节和转向轮,保证车轮转向以及跳动的安全性。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安装车轮时,使两转向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转向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两者的距离之差即为车辆的前束。为了保持合适的前束值,需要对车辆的前束进行调节,具体是通过调节转向拉杆来调节车辆的前束。其中,转向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二拉杆沿第一拉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与第一拉杆连接,通过沿第一拉杆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拉杆,实现车辆的前束调节。在前束调节完成后,需要对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之间进行锁紧。

2、相关技术中,第一拉杆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拉杆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拉杆套设在第一拉杆上,且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第一拉杆上套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第一拉杆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当需要进行车辆的前束调节时,先沿第一拉杆的周向旋拧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与第二拉杆之间具有间距;然后沿第一拉杆的周向旋拧第二拉杆;第二拉杆调节到位后,沿第一拉杆的周向旋拧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的端部止抵于第二拉杆的端部,实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之间的锁紧。受到转向拉杆附近操作空间的限制,组装人员只能在转向拉杆的一侧旋拧锁紧螺母,且每次只能旋拧较小的角度,导致每旋拧一次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只能沿第一拉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较小距离,在进行前束调节时需要反复多次对锁紧螺母进行旋拧操作。此外,具体进行前束调节时,需要使用旋拧工具(例如扳手)对锁紧螺母进行旋拧操作,这就导致每旋拧一次锁紧螺母,还需要重新进行旋拧工具与锁紧螺母的配合操作,导致车辆的前束调节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向拉杆,以提高车辆的前束调节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拉杆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凸块和锁紧件,所述第二拉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拉杆,且沿所述第一拉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拉杆连接;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二拉杆的靠近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所述凸块具有沿所述第二拉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凸块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缝隙朝向所述第二拉杆的内侧贯穿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缝隙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锁紧件可移动。

4、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均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孔为盲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口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和/或,所述锁紧件包括用于与工具配合的旋拧部,所述旋拧部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

6、可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止抵部,所述止抵部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止抵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止抵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朝向所述止抵部设置的第二止抵面,所述第一止抵面沿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止抵于所述第二止抵面。

7、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背向所述第一部分设置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止抵面。

8、可选地,所述凸块在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为mm~mm。

9、可选地,所述第一拉杆靠近所述第二拉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拉杆靠近所述第一拉杆的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至少一部分所述内螺纹设于所述凸块。

10、可选地,所述缝隙的宽度为.mm~.mm;和/或,所述缝隙沿所述第二拉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拉杆。

11、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拉杆总成包括转向拉杆和球头杆,所述转向拉杆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中的一个于所述球头杆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拉杆总成。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拉杆,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任意一个沿缝隙的宽度方向相对锁紧件移动,均可以调整缝隙的宽度,从而可以调节凸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第一拉杆的夹持力,从而可以实现第二拉杆与第一拉杆之间的锁紧和解锁。具体地,当需要进行前束调节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缝隙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增大缝隙,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第一拉杆的夹持力较小,实现第二拉杆与第一拉杆之间的解锁,此时,第一拉杆可以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第二拉杆移动。当第二拉杆相对第一拉杆移动到位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缝隙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减小缝隙,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第一拉杆的夹持力较大,此时,第一拉杆无法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第二拉杆移动,实现第二拉杆与第一拉杆之间的锁紧。

14、由此,在需要进行前束调节时,只需要在转向拉杆的设置锁紧件的一侧,对锁紧件进行操作,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缝隙的宽度方向相对锁紧件移动即可。避免转向拉杆附近的其他部件影响前束调节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前束调节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为盲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口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止抵部,所述止抵部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止抵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止抵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背向所述第一部分设置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止抵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在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为46mm~51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靠近所述第二拉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拉杆靠近所述第一拉杆的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至少一部分所述内螺纹设于所述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宽度为2.5mm~3.5mm;和/或

9.一种转向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拉杆总成。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拉杆总成、转向拉杆和车辆,所述转向拉杆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凸块和锁紧件,所述第二拉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拉杆,且沿所述第一拉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拉杆连接;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二拉杆的靠近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所述凸块具有沿所述第二拉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凸块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缝隙朝向所述第二拉杆的内侧贯穿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缝隙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锁紧件可移动。本技术的转向拉杆可以提高前束调节便捷性。技术研发人员:韩健,寇东鹏,杨兆永,徐小飞,张亚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7技术公布日:2024/6/3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8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