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及可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1:08
本技术属于推车,尤其涉及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及可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1、推车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到的搬运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现有常规推车本身又存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不易收纳和携带。对此,现有方案中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可折叠推车,但大部分推车要么杆件太多,折叠不畅,要么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后仍会占据较大空间,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及包括该立杆连接组件的可折叠推车。立杆连接组件可折叠,且结构简单,连接杆数量少;该可折叠推车具有折叠方便,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的特点。
2、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具有伸展状态和合拢状态且适于铰接连接在可折叠推车的相邻的立杆之间,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立杆连接构件,所述立杆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具有接近端和远离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所述接近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所述远离端分别适于与可折叠推车的相邻的立杆铰接并能够绕着各自的所述接近端转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从而使得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或所述合拢状态。
3、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4、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立杆连接构件,在至少两个所述立杆连接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
5、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至少两个所述立杆连接构件中,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长度相同或不同,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接杆长度相同或不同。
6、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相等。
7、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伸展状态下,所述立杆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同一直线上。
8、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具有第一阻挡部,在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一阻挡部适于单向地阻止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
9、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杆连接组件还包括槽形壳连接件,所述槽形壳连接件具有形成槽底壁和槽侧壁的槽口,所述槽底壁构成为所述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所述接近端分别从所述槽口插入所述槽形壳连接件中并铰接在所述槽侧壁。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可折叠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并包括:多个立杆,所述多个立杆沿所述车架周向布置;一个或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且适于伸展或合拢而使得所述车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或所述折叠状态;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配置成所述的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
11、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12、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架包括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多个所述连接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配置成次连接组件,所述次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布置的次连接构件,所述次连接构件包括相铰接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且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立杆铰接。
13、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次连接组件中,交叉布置的所述次连接构件具有交叉点并在所述交叉点相铰接。
14、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架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铰接于所述多个立杆之间,且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底架限定了底架平面。
15、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立杆连接组件中,所述立杆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同一直线上且均在所述底架平面中。
16、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杆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立杆连接构件,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立杆连接组件中位于最上侧的所述立杆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同一直线上且均在所述底架平面中。
17、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架包括多个底支杆,所述底支杆具有汇聚端和发散端,各个所述底支杆的所述汇聚端相铰接,各个所述底支杆的所述发散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立杆铰接并适于绕着各自的所述汇聚端转动而彼此远离或聚拢。
18、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各个所述底支杆具有相等的长度。
19、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架具有第二阻挡部,在所述车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阻挡部适于单向地阻止所述底支杆转动,并使得所述多个底支杆共同限定了所述底架平面。
20、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架还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具有多个分别形成铰接槽底壁和铰接槽侧壁的铰接槽,所述铰接槽底壁构成为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多个底支杆的所述汇聚端分别插入所述多个铰接槽中并铰接在所述铰接槽侧壁。
21、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架还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座和安装在所述把手座上的把手杆。
22、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架还包括把手转向组件,所述把手转向组件包括把手转向杆,所述把手转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把手座上。
23、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转向杆通过铰接块与所述立杆铰接。
24、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杆配置成伸缩杆,并包括:下管体,所述下管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把手座上,在所述下管体的侧壁设置有沿轴向间隔开的上锁定孔和下锁定孔;上管体,所述上管体插设在所述下管体中,所述上管体上设置有弹性件并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活动钮,所述弹性件适于将所述活动钮朝向所述下管体的侧壁偏置以使所述活动钮部分地从所述上锁定孔或所述下锁定孔伸出。
25、根据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管体上固定设置有适于置入所述下管体内的连接块件,在所述连接块件上设置有盲孔,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活动钮设置在所述盲孔中。
2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连接杆件少、折叠方便,包括该立杆连接组件的可折叠推车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和携带。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100),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具有伸展状态和合拢状态且适于铰接在可折叠推车的相邻的立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包括至少一个立杆连接构件(110),所述立杆连接构件(110)包括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均具有接近端(111a、112a)和远离端(111b、112b),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的所述接近端(111a、112a)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的所述远离端(111b、112b)分别适于与可折叠推车的相邻的立杆铰接并能够绕着各自的所述接近端(111a、112a)转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从而使得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或所述合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杆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立杆连接构件(110),在至少两个所述立杆连接构件(110)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11)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杆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立杆连接构件(110)中,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11)长度相同或不同,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接杆(112)长度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杆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杆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展状态下,所述立杆连接构件(110)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在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杆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具有第一阻挡部(100a),在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一阻挡部(100a)适于单向地阻止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杆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还包括槽形壳连接件(120),所述槽形壳连接件(120)具有形成槽底壁(121)和槽侧壁(122)的槽口(123),所述槽底壁(121)构成为所述第一阻挡部(100a),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的所述接近端(111a、112a)分别从所述槽口(123)插入所述槽形壳连接件(120)中并铰接在所述槽侧壁(122)。
8.一种可折叠推车(c),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多个所述连接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配置成次连接组件(300),所述次连接组件(300)包括至少两个交叉布置的次连接构件(310),所述次连接构件(310)包括相铰接的第三连接杆(311)和第四连接杆(312)且所述第三连接杆(31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312)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立杆(200)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次连接组件(300)中,交叉布置的所述次连接构件(310)具有交叉点并在所述交叉点相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还包括底架(400),所述底架(400)铰接于所述多个立杆(200)之间,且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底架(400)限定了底架平面(p)。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中,所述立杆连接构件(110)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在同一直线上且均在所述底架平面(p)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立杆连接构件(110),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立杆连接组件(100)中位于最上侧的所述立杆连接构件(110)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在同一直线上且均在所述底架平面(p)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00)包括多个底支杆(410),所述底支杆(410)具有汇聚端(410a)和发散端(410b),各个所述底支杆(410)的所述汇聚端(410a)相铰接,各个所述底支杆(410)的所述发散端(410b)分别与所述多个立杆(200)铰接并适于绕着各自的所述汇聚端(410a)转动而彼此远离或聚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底支杆(410)具有相等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00)具有第二阻挡部(400a),在所述车架(1)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阻挡部(400a)适于单向地阻止所述底支杆(410)转动,并使得所述多个底支杆(410)共同限定了所述底架平面(p)。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00)还包括铰接座(420),所述铰接座(420)具有多个分别形成铰接槽底壁(421a)和铰接槽侧壁(421b)的铰接槽(421),所述铰接槽底壁(421a)构成为所述第二阻挡部(400a),所述多个底支杆(410)的所述汇聚端(410a)分别插入所述多个铰接槽(421)中并铰接在所述铰接槽侧壁(421b)。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还包括把手组件(500),所述把手组件(500)包括把手座(510)和安装在所述把手座(510)上的把手杆(52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还包括把手转向组件(600),所述把手转向组件(600)包括把手转向杆(610),所述把手转向杆(61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杆(20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把手座(510)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转向杆(610)通过铰接块(620)与所述立杆(200)铰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520)配置成伸缩杆,并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折叠推车(c),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522)上固定设置有适于置入所述下管体(521)内的连接块件(522a),在所述连接块件(522a)上设置有盲孔(522d),所述弹性件(522b)和所述活动钮(522c)设置在所述盲孔(522d)中。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可折叠推车的立杆连接组件和可折叠推车。该立杆连接组件具有伸展状态和合拢状态且适于铰接连接在可折叠推车的相邻的立杆之间,立杆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立杆连接构件,立杆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具有接近端和远离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接近端相铰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远离端分别适于与可折叠推车的相邻的立杆铰接并绕着各自的接近端转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从而使得立杆连接组件伸展成伸展状态或合拢成合拢状态。本技术的立杆连接组件连接杆件少、折叠方便,包括该立杆连接组件的本技术的可折叠推车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和携带。技术研发人员:陈校波,高海宏,陈丰旺,黄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嘉立德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7/4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1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