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9:46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

背景技术:

1、车架是摩托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主要用于装挂摩托车的发动机、燃油箱、座鞍、操控机构、刹车装置以及悬挂系统等等,一方面车架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力与冲击力,因此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另一方面,车架受到各种装挂件的形状限制,因此它通常被做成比较复杂的空间三维结构布局。

2、现有的摩托车车架基本都是焊接一体式的,外形、结构单一,只考虑强度方面,没有注重外观需求,采用不能再分解的焊接结构,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还需要对现有的摩托车车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这种组装式车架采用无焊接的可拆卸组装式设计,安装尺寸、孔位标准化,外形作为装饰件,可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使用者可根据情怀、环境、个人喜好进行合法改装或更换。

2、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包括前管、大梁、座架、后平叉、减震器,

3、大梁前端与前管可拆卸连接;

4、大梁后端上部与座架可拆卸连接;

5、大梁后端下部与后平叉可拆卸连接;

6、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座架和后平叉。

7、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前管、大梁、座架、后平叉、减震器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固定,同一款式的摩托车各安装尺寸采用标准化设计,保证极高的互换性,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喜欢,选择不同外观的前管和/或者大梁和/或者座架和/或者后平叉和/或者减震器进行组装形成满意的摩托车车架。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大梁包括可拆卸的左梁和右梁。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左梁和右梁上均开设有前安装孔、装饰件安装孔、后上安装孔、驱动安装孔、后下安装孔、支撑架安装孔。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前管上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开设有连接孔。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座架包括可拆卸的左架体和右架体。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左架体和右架体上均开设有主安装孔、附件安装孔、组装安装孔、支撑件安装孔。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左架体和右架体上均开设有第一减震安装孔,座架上通过第一减震安装孔连接有上横梁,后平叉上开设有第二减震安装孔,后平叉通过第二减震安装孔连接有下横梁,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前管、大梁、座架、后平叉、减震器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通过将组成摩托车车架的各零件采用铝合金锻件,经cnc加工成为单一的零件,并将同一款式的摩托车各安装尺寸采用标准化设计,保证极高的互换性,使用者可根据情怀、环境、个人喜好进行合法改装或更换,极有人性化和极高的娱乐性。

17、2.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通过将大梁、座架设计成左右可拆卸的两部分,这样同一个大梁和/或者座架上可以存在不同的外观,进一步满足了使用者使用需求。

18、3.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通过在大梁上开设装饰件安装孔,使用者可以在大梁上安装不同类型的装饰件,丰富了摩托车的外观。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包括前管(1)、大梁(2)、座架(3)、后平叉(4)、减震器(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2)包括可拆卸的左梁(201)和右梁(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201)和右梁(202)上均开设有前安装孔(2011)、装饰件安装孔(2012)、后上安装孔(2013)、驱动安装孔(2014)、后下安装孔(2015)、支撑架安装孔(20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1)上设有连接片(101),所述连接片(101)上开设有连接孔(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3)包括可拆卸的左架体(301)和右架体(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301)和所述右架体(302)上均开设有主安装孔(3011)、附件安装孔(3012)、组装安装孔(3013)、支撑件安装孔(30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301)和右架体(302)上均开设有第一减震安装孔(3015),所述座架(3)上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安装孔(3015)连接有上横梁(6),所述后平叉(4)上开设有第二减震安装孔(401),所述后平叉(4)通过所述第二减震安装孔(401)连接有下横梁(7),所述减震器(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梁(6)和所述下横梁(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组装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1)、大梁(2)、座架(3)、后平叉(4)、减震器(5)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包括前管、大梁、座架、后平叉、减震器,大梁前端与前管可拆卸连接;大梁后端上部与座架可拆卸连接;大梁后端下部与后平叉可拆卸连接;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座架与后平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无焊接的组装式设计,安装尺寸、孔位标准化,外形作为装饰件,可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使用者可根据情怀、环境、个人喜好进行合法改装或更换。技术研发人员:徐竞,徐飞,诸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溪市同力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18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8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