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4:40:38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1、涡旋压缩机的曲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曲轴偏心布置并驱动动涡盘沿涡旋压缩机的中心轴转动,使动涡盘和静涡盘啮合实现封闭工作容积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实现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因此,各旋转部件之间的连接轴承是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涡旋压缩机的稳定性。
2、为了减小曲轴在运动过程中的轴向力,提高轴系运动稳定性,现有技术采用特殊的回油通道以改善曲轴轴向窜动情况以及提高各位置处轴承的润滑条件。
3、但是,同时满足其他轴承和副轴承的润滑油量较大,而当在偏心销上开设回油孔时,对偏心销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高负荷及高转速工况长时间运行影响压缩机的稳定性。而直接回到吸气腔位置的回油方式,副轴承位置的润滑油难以保证,同样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
4、因此,亟需一种涡旋压缩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能够是对曲轴与副轴承的润滑,提高压缩机的稳定性。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涡旋压缩机,包括:
4、排气缸盖;
5、静涡盘和动涡盘,所述静涡盘轴向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排气缸盖形成排气腔,所述动涡盘偏心套设于所述静涡盘内且所述静涡盘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动涡盘啮合形成第一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静涡盘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高压腔与所述排气腔通过第一排气孔连通;
6、中间体,位于所述动涡盘背对所述静涡盘的一端且与所述静涡盘同轴设置,所述中间体和所述动涡盘之间形成背压腔,所述背压腔与所述排气腔通过第一引流通道连通;
7、曲轴,设置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曲轴的两端,所述第一引流孔与所述背压腔连通;
8、壳体和副轴承,所述壳体与所述中间体轴向一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二低压腔,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副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曲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副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副轴承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轴承座沿所述副轴承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引流孔以及所述第一引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引流槽与所述第二低压腔连通。
9、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流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孔的中心轴平行设置。
10、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流槽沿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中心轴的夹角为α,所述α≤±30°。
11、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定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厚度为t,所述第一引流槽的深度为d,则d≤2/3t。
12、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体与所述动涡盘之间夹设有推力片,所述推力片使所述动涡盘具备向所述静涡盘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13、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包括轴向设置于所述静涡盘的第一回油孔,轴向设置于所述推力片上的第二回油孔,及径向设置于所述中间体的通油槽,所述第一回油孔通过所述第二回油孔与所述通油槽连通,所述通油槽与所述背压腔连通,所述排气腔与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
14、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涡盘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曲轴的一端套设有偏心轮,所述滑动轴承套设于所述偏心轮的外周。
15、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轴承沿轴向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两端贯穿所述滑动轴承的两个端面。
16、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涡盘设置有减重槽。
17、作为上述涡旋压缩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涡盘轴向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排气阀片,所述排气阀片能够封堵所述第一排气孔。
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9、涡旋压缩机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在排气压力与背压腔内压力的压差作用下,经过第一引流通道回到背压腔内。背压腔内的润滑油经过曲轴上设置的第一引流孔流入第二引流通道和第一引流槽,多余润滑油从第一轴承座上开设的第一引流槽进入第二低压腔内。第一轴承座开设的第一引流槽能够为副轴承供油,而背压腔内润滑油可为设置于动涡盘处的轴承供油,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同时第二引流通道存储的润滑油可对曲轴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减小主轴所受的轴向力,减小轴向窜动,提高压缩机运行稳定性。
20、第一引流槽位于曲轴上方,可以保证背压腔内的润滑油液位较高,更便于为动涡盘处的滑动轴承和主轴承供油。
技术特征:1.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孔(4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孔的中心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槽(511)位于所述曲轴(4)上方,所述第一引流槽(511)沿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与所述第一轴承座(51)中心轴的夹角为α,所述α≤±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第一轴承座(51)的厚度为t,所述第一引流槽(511)的深度为d,则d≤2/3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3)与所述动涡盘(22)之间夹设有推力片(7),所述推力片(7)使所述动涡盘(22)具备向所述静涡盘(21)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包括轴向设置于所述静涡盘(21)的第一回油孔(212),轴向设置于所述推力片(7)上的第二回油孔(71),及径向设置于所述中间体(3)的通油槽(31),所述第一回油孔(212)通过所述第二回油孔(71)与所述通油槽(31)连通,所述通油槽(31)与所述背压腔连通,所述排气腔(201)与所述第一回油孔(2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盘(22)设置有第二轴承座(222),所述第二轴承座(222)内设置有滑动轴承(81),所述曲轴(4)的一端套设有偏心轮(9),所述滑动轴承(81)套设于所述偏心轮(9)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81)沿轴向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两端贯穿所述滑动轴承(81)的两个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盘(22)设置有减重槽(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21)轴向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排气阀片(10),所述排气阀片(10)能够封堵所述第一排气孔(211)。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在排气压力与背压腔内压力的压差作用下,经过第一引流通道回到背压腔内。背压腔内的润滑油经过曲轴上设置的第一引流孔流入第二引流通道和第一引流槽,多余润滑油从第一轴承座上开设的第一引流槽进入第二低压腔内。第一轴承座开设的第一引流槽能够为副轴承供油,而背压腔内润滑油可为设置于动涡盘处的轴承供油,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同时第二引流通道存储的润滑油可对曲轴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减小主轴所受的轴向力,减小轴向窜动,提高压缩机运行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张辛辛,丁洪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7/1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77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