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0 13:41:35
本申请属于车辆配件,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后视镜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后视镜用于反映车辆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但在潮湿天气或者雨天的环境下,后视镜上容易起雾,进而影响驾驶者的视野观察。
2、现有技术中,后视镜一般仅依靠电加热除雾,但这样除雾过程缓慢,除雾工作的效率低,无法及时的将雾去除,进而使驾驶人员的视线受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视镜和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具有视窗,所述壳体的背面具有进气窗;
4、镜片,所述镜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出气口,所述镜片与所述视窗之间形成除雾区域;
5、所述进气窗通过所述出气口连通至所述除雾区域。
6、可选地,还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所述出气口输出气流至所述除雾区域。
7、可选地,所述进气窗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送气通道,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送气通道。
8、可选地,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气窗。
9、可选地,所述进气窗为设置于所述壳体背面的开孔。
10、可选地,所述进气窗为设置于所述壳体背面的镂空部。
11、可选地,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于所述进气窗的外侧。
12、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加热单元,所述进气窗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送气通道,所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送气通道。
13、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镜片远离所述视窗的一侧。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后视镜。
15、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具有视窗,壳体的背面具有进气窗;镜片,镜片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之间具有出气口,镜片与视窗之间形成除雾区域;进气窗通过出气口连通至除雾区域,使得外部的气流通过进气窗在壳体内传输后还能够从出气口输出至除雾区域,提升后视镜的除雾效率。
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单元(3),所述动力单元(3)设置于所述壳体(1),所述动力单元(3)能够通过所述出气口(13)输出气流至所述除雾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窗(12)和所述出气口(13)之间形成送气通道,所述动力单元(3)设置于所述送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设置于所述进气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窗(12)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背面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窗(12)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背面的镂空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于所述进气窗(1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热单元(4),所述进气窗(12)和所述出气口(13)之间形成送气通道,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设置于所述送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热单元(5),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设置于所述镜片(2)远离所述视窗(11)的一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和车辆,该后视镜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具有视窗,壳体的背面具有进气窗;镜片,镜片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之间具有出气口,镜片与视窗之间形成除雾区域;进气窗通过出气口连通至除雾区域,使得外部的气流通过进气窗在壳体内传输后还能够从出气口输出至除雾区域,提升后视镜的除雾效率。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朱坚,王毅利,王俊明,宋天然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5/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47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后视镜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