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识别标记的轨道以及用于识别轨道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1 08:33:58
本发明属于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其中,该轨道具有纵向延伸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识别轨道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1、轨道是线性的承载和引导元件,所述承载和引导元件成对且彼此平行地以道宽的间距布置,形成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
2、根据质量、行驶频率、重量负载、行驶速度和环境影响,轨道有时经受高磨损因素。为了维持安全以及不受限制的功能,需要对路径(即各个轨道)进行耗费的维护和测试工作。所述耗费与高昂的维护成本相关。
3、轨道没有序列号或其他可自动读取的个体的识别标记。仅施加滚压和压花记号。滚压记号是5毫米高的标识符,所述标识符每隔2.25-2.50m滚压到轨道腰中。尽管所述滚压记号包含有关轨道质量、轨道轮廓、制造商和生产时间段的信息,但它们不包含任何在装入状态下实现识别轨道的进一步细节。压花记号敲入轨道腰中——距轨道端部0.50至1.50m远。所述压花记号包含有关熔体编号、块或连铸中的顺序以及块编号的信息,尽管借此也无法在装入状态下自动识别轨道。目前尚未知的是:识别在装入状态下在路径行驶期间能够通过轨道交通工具读取的轨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正常运行时的行驶期间,实现通过轨道交通工具识别作为路径布设的轨道。
2、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识别标记沿轨道的纵向延伸部施加。识别标记由多个符号组成,并且符号分布在纵向延伸部中,其中,相应的符号具有至少一个0.15米的部分长度,并且识别标记至少由八个、优选十六个、特别优选二十个符号构成。识别标记优选地,施加在轨道的内侧和/或外侧上。
3、因此,符号的部分长度是必要的,以便在以高速(例如200km/h或更高)行驶时能够可靠地识别识别标记。
4、通过唯一识别轨道得到的优点是,例如,在数据存储器中能够将生产数据和/或匹配生产数据的地点分配给每个轨道。如果所有轨道交通工具在其每次行程中登记相关轨道,则能够记录每条轨道的负载(列车数量、速度和/或重量)。通过识别标记可行的是:能够将例如对于有轨道磨损相关的任意轨道交通工具的全部已记录的数据与轨道相关联。这种数据例如能够是沿行使的轨道的提高的震动或提高的功率消耗。如果例如出现轨道的材料问题,则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非常快速发现一批次的所有轨道。在布设轨道时,轨道能够通过识别标记记录该情况并且将其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其中,同样经由gps数据记录地点并且能够将其与识别标记关联。识别标记能够将多个数据唯一地与轨道相关联。于是,在发生损坏时,这些数据可用于查找原因。识别标记具有错误检测特性。错误检测特性能够通过例如汉明码、三重码或奇偶校验位来构成。错误检测特性旨在确保:识别识别标记的错误读取,并且理想地还能够进行纠正。
5、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识别标记沿纵向延伸部布置至少两次。这例如能够用于,第二次读取轨道的识别标记,以便检查,依次读取的识别标记是否一致。还能够考虑的是,识别标记始终重复地施加在轨道的长度之上。这意味着,识别标记(分别具有各个符号)直接相邻排列。
6、一个有利的实施例提出:识别标记由多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施加在轨道的纵向延伸部的不同面处。例如能够将符号施加在轨道内侧上,并且将另外的符号施加在外侧上。
7、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提出:识别标记施加在轨道的内侧和外侧上。由此,布设方向是随意的。
8、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识别标记在沿纵向延伸部的面处由彼此叠置的符号组成。通过布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处,能够在识别标记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信息量。但是,其也能够用于:在信息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识别标记的长度。
9、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设计用于,使得识别标记能够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读取。该实施方案实现:在布设轨道时不必考虑装入方向。这能够例如通过识别标记具有起始符号和/或停止符号来确保。当识别标记被读取时,能够由此立即识别:识别标记是从哪个方向读取的。因此能够考虑:识别标记具有起始位和停止位。
10、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由三维符号和/或由具有不同颜色的符号和/或由具有荧光或反射的颜料的符号构成。原则上不重要的是,如何将符号施加在轨道处。例如能够考虑:符号借助一种颜色的漆来施加。已绘制的部段在此将对应于逻辑1,未绘制的部段对应于逻辑0。一种可能性是:借助白色和反射的颜料来做到这一点。使用反射漆也是能够考虑的,并且在符号读取方面是有利的。
11、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纵向标记也能够三维地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凹口将对应于逻辑1,而没有凹口对应于逻辑0。该实施方案的优点为:该实施方案相对于具有颜料的标记具有显著更高的使用寿命。同样能够考虑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再识别彩色符号,则能够使用难以阅读的三维符号作为备份。
12、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提出:识别标记在纵向延伸部中沿至少3m、优选至少5m的长度延伸。
13、该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识别之前描述的轨道的设备来实现。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部件:
14、-光学传感器装置,
15、-评估装置和
16、-用于施加到轨道交通工具处的设备,
17、-速度记录装置,该速度记录装置记录轨道交通工具的速度。
18、光学传感器装置仅能够在沿轨道移动期间才能够完整地记录轨道上的识别标记。光学传感器装置在移动期间向评估装置传输多个已记录的信号。评估装置借助多个已记录的信号并借助轨道交通工具的速度能够唯一地识别轨道的由多个符号构成的识别标记。速度记录装置例如能够是轨道交通工具的现有的速度测量装置。
19、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用于记录三维符号的光学传感器装置根据光带法运行。
20、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提出:传感器装置具有每秒至少1000次测量的采样率。
21、该目的还通过一种能够通过沿纵向延伸部移动光学传感器装置来完整地记录识别标记的方法来实现。光学传感器装置将已记录的信号传输给评估装置。评估装置能够从信号中并借助传感器装置在轨道的纵向延伸部内的移动的速度来唯一地识别(由多个符号构成的)识别标记。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中,所述轨道(2)具有纵向延伸部(l),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轨道(2)的所述纵向延伸部(l)、优选在所述轨道(1)的内侧(2a)和/或外侧(2b)上施加识别标记(1),所述识别标记由多个符号组成,其中,相应的所述符号(1a)具有至少一个0.15米的部分长度(tl),并且所述识别标记(1)至少由八个、优选十六个、特别优选二十个所述符号(1a)构成,其中,所述识别标记(1)具有错误检测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沿着所述纵向延伸部(l)布置至少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检测特性被设计为汉明码、三重码或奇偶校验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由多个符号(2)组成,所述符号施加在所述轨道的所述纵向延伸部的不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在沿所述纵向延伸部(l)的面(2a,2b)上由彼此叠置的符号(1a)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设计成能够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读取所述识别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由三维符号(1a)和/或由具有不同颜色的符号(1a)和/或由具有荧光或反射的颜料的符号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在所述纵向延伸部(l)中沿着至少3m、优选至少5m的长度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1)施加在所述轨道(2)的内侧和外侧上。
10.一种用于识别轨道(6)的设备,该轨道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所述设备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识别轨道(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记录三维符号(1a),所述光学传感器装置(3)根据光带法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识别轨道(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装置(3)具有每秒至少1000次测量的采样率。
13.一种用于识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学传感器装置(3)能够通过沿所述轨道(2)的纵向延伸部(l)的移动来完整地记录在所述轨道(2)上的识别标记(1),所述光学传感器装置(3)将已记录的信号传输至评估装置(4)并且所述评估装置能够从所述信号并且借助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装置(3)在所述轨道(2)的所述纵向延伸部(l)中的移动的速度来唯一地识别由多个符号(1a)构成的所述识别标记(1)。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的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正常运行时的行驶期间,实现通过轨道交通工具识别作为路径布设的轨道(2)。该目的通过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路径的轨道(2)来实现,其中,该轨道(2)具有纵向延伸部(L)。识别标记(1)沿轨道(2)的纵向延伸部(L)施加,优选施加在轨道(1)的内侧(2a)和/或外侧(2b)上。识别标记(2)由多个符号组成,其中,相应的符号(1a)具有至少一个0.15米的部分长度(TL),并且识别标记(1)至少由八个、优选十六个、特别优选二十个符号(1a)构成。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识别轨道(2)的设备和方法。技术研发人员:保罗·菲舍,弗朗茨·哈特尔,伊冯娜·卡帕赫-温特,安德烈亚斯·罗霍尔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锐特冶金技术奥地利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323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