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43:50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拉手、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拉手为坐在车里的乘客提供了抓手的位置,当车辆通过颠簸的路段时,方便乘客通过拉手稳定身体,或者当乘客需要起身时,乘客能够通过拉手借力。
2、相关技术中,拉手布置于汽车的顶棚位置,对于身材矮小或者起身不便的乘客来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拉手,该拉手布置于座椅上,方便乘客借力。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又一种座椅。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还一种车辆。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手,包括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具有连接段和握持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握持段相连;
6、所述拉手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段连接在座椅上,所述握持段相对于所述座椅可摆动。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拉手布置于座椅上,方便乘客借力,拉手本体相对于座椅能够摆动,便于乘客握持后借力,在不使用时,拉手可以贴合在座椅上,当使用时,乘客握持拉手后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拉手本体与乘客之间的距离,提高实用性,适用人群覆盖面更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握持段之间具有柔性段;和/或
9、所述连接段具有柔性;和/或
10、所述握持段具有柔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12、底座,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座椅上;
13、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段设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底座之间;
14、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底座之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16、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在所述座椅的骨架上;
17、座体,所述座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座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所述座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座椅的外壁面。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座椅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具有回转部件,所述回转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座椅转动,且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回转部件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段相对于所述座椅可摆动。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本体的长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
21、所述拉手本体连接在所述座椅的侧部或后部;和/或
22、所述握持段上设有外套;和/或
23、所述握持段呈环状。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包括:
25、座椅本体;
26、拉手,所述拉手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拉手,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本体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骨架和发泡总成,所述发泡总成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骨架连接,所述握持段位于所述发泡总成外侧;和/或
28、所述座椅还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拉手和所述气囊错位设置。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拉手和/或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
技术特征:1.一种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具有连接段和握持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握持段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握持段之间具有柔性段;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座椅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具有回转部件,所述回转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座椅转动,且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回转部件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段相对于所述座椅可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的长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
8.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骨架和发泡总成,所述发泡总成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骨架连接,所述握持段位于所述发泡总成外侧;和/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手和/或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座椅。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手、座椅及车辆,所述拉手包括拉手本体,拉手本体具有连接段和握持段,拉手本体通过连接段连接在座椅上,握持段相对于座椅可摆动。本技术公开的拉手布置于座椅上,方便乘客借力,拉手本体相对于座椅能够摆动,便于乘客握持后借力,在不使用时,拉手可以贴合在座椅上,当使用时,乘客握持拉手后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拉手本体与乘客之间的距离,提高实用性,适用人群覆盖面更广。技术研发人员:蔡恺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理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9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22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汽车减震悬架安装结构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