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5:21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在国内外各项法规或三方评价体系中,针对汽车侧面高速(50km/h、60km/h等)碰撞的车门开启有明确要求,要求车辆在碰撞过程中被撞击侧的车门不能打开、碰撞后车门不能拉开,这样就对车辆门锁的碰撞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车门结构,所述车门结构可以降低传递至锁具的碰撞能量,进而可以降低锁具所在位置的门内板的形变量,从而可以降低壁障对锁扣的挤压量,降低锁扣和锁具的损坏概率,提高车辆门锁的碰撞性能。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门结构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车门结构,包括:门内板;锁具,所述锁具设于所述门内板上;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固定于所述门内板上且与所述锁具上下排布。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结构,通过设置吸能盒,可以降低传递至锁具的碰撞能量,进而可以降低锁具所在位置的门内板的形变量,从而可以降低壁障对锁扣的挤压量,降低锁扣和锁具的损坏概率,提高车辆门锁的碰撞性能。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门结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门内板上且位于所述锁具所在位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门结构还包括:侧围,所述门内板与所述侧围铰接;锁扣底板,所述锁扣底板固定于所述侧围上;锁扣,所述锁扣呈u型且两端均与所述锁扣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锁具具有与所述锁扣锁止配合的锁舌。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底板上设有溃缩引导区,所述溃缩引导区设于所述锁扣的两端之间,所述溃缩引导区沿垂直于所述锁扣的两端的连线的方向延伸。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溃缩引导区的表面设有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垂直于所述锁扣的两端的连线的方向。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底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锁扣底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两个且间隔布置,所述锁扣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固定孔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的两端均形成有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分别位于所述锁扣底板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固定孔的两端的周沿抵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均与所述锁扣的表面圆弧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门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锁扣底板的背离所述锁扣的一侧,所述锁扣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水平设置,所述锁扣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侧围的一侧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向所述侧围凸起。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门结构还包括:门防撞梁,所述门防撞梁前后延伸,所述门防撞梁与所述门内板固定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车门结构。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车门结构,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1.一种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底板上设有溃缩引导区,所述溃缩引导区设于所述锁扣的两端之间,所述溃缩引导区沿垂直于所述锁扣的两端的连线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引导区的表面设有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垂直于所述锁扣的两端的连线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底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锁扣底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两个且间隔布置,所述锁扣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固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的两端均形成有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分别位于所述锁扣底板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固定孔的两端的周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均与所述锁扣的表面圆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锁扣底板的背离所述锁扣的一侧,所述锁扣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水平设置,所述锁扣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侧围的一侧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向所述侧围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防撞梁,所述门防撞梁前后延伸,所述门防撞梁与所述门内板固定连接。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门结构包括:门内板;锁具,所述锁具设于所述门内板上;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固定于所述门内板上且与所述锁具上下排布。根据本技术的车门结构,通过设置吸能盒,可以降低传递至锁具的碰撞能量,进而可以降低锁具所在位置的门内板的形变量,从而可以降低壁障对锁扣的挤压量,降低锁扣和锁具的损坏概率,提高车辆的碰撞性能。技术研发人员:孙昊,刘彦梅,李伟,郑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8技术公布日:2024/7/1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40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