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撑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06:29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撑杆总成。
背景技术:
1、目前车辆上用支撑用的撑杆多为管状,比如挡泥板支撑杆,但是这些撑杆在使用时为保证其强度,撑杆的管径和壁厚值通常都较大,导致撑杆自身重量较重,给车架增添较大的承载负担,不利于轻量化的发展,并且还使得撑杆在单端固定安装使用时会对撑杆安装端产生较大的集中应力,造成撑杆的损伤,影响撑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整体强度基础上降低自重、减小损伤的车辆用撑杆总成。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辆用撑杆总成,包括第一撑管,所述第一撑管的外端依次设有过渡管和第二撑管,所述的第一撑管、过渡管和第二撑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撑管的外径大于第二撑管的外径,所述过渡管由第一撑管的外端部向第二撑管的内端部过渡呈锥管状,且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逐步变薄。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呈逐步均匀式变薄。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呈阶梯式变薄。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撑管的壁厚大于第二撑管的壁厚。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撑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撑管。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撑管的外径是第二撑管外径的1.2-1.8倍,所述第二撑管外端壁厚是内端壁厚的0.5~0.9倍。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用撑杆总成,包括第一撑管,所述第一撑管的外端依次设有过渡管和第二撑管,所述的第一撑管、过渡管和第二撑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撑管的外径大于第二撑管的外径,所述过渡管由第一撑管的外端部向第二撑管的内端部过渡呈锥管状,所述的第一撑管的壁厚大于第二撑管的壁厚,且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逐步变薄。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撑杆自身强度的基础上,将外径和壁厚均小的第二撑管设置在撑杆的外端,通过改变撑杆截面积大小,不仅大大减轻了撑杆的重量,最大限度的实现车辆轻量化,并且降低了撑杆内端安装的集中应力,减小了撑杆损伤。
技术特征:1.车辆用撑杆总成,包括第一撑管,所述第一撑管外端依次设有过渡管和第二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管、过渡管和第二撑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撑管的外径大于第二撑管的外径,所述过渡管由第一撑管的外端部向第二撑管的内端部过渡呈锥管状,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逐步变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呈逐步均匀式变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呈阶梯式变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管的壁厚大于第二撑管的壁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撑管。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用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管的外径是第二撑管外径的1.2-1.8倍,所述第二撑管外端壁厚是内端壁厚的0.5~0.9倍。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撑杆总成,包括第一撑管,所述第一撑管的外端依次设有过渡管和第二撑管,所述的第一撑管、过渡管和第二撑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撑管的外径大于第二撑管的外径,所述过渡管由第一撑管的外端部向第二撑管的内端部过渡呈锥管状,所述第二撑管的壁厚由内端向外端逐步变薄。本技术在满足撑杆自身强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车辆轻量化,并且降低了撑杆内端安装的集中应力,减小了撑杆损伤。技术研发人员:邢其忠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州市西北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11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04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