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15 10:23:08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尤其是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大众的欢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电能,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2、公开(公告)号:cn113400977b公开了一种防渗水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缆线、集水槽、输水槽和磁性通水管,输水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输水槽位于限位块的下侧滑动连接有磁滑块,磁滑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引水槽,充电桩位于输水槽底部的外侧镶嵌设有磁敏电阻,磁性通水管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引水槽,磁性通水管外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流水管,磁性通水管的内部镶嵌有导热片,充电桩位于下部腔体中部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电磁板靠充电桩内部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杆,电磁板位于滑杆的两侧开设有气孔,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挡块,充电桩侧壁与流水管的对应处开设有出水孔。这种充电桩将雨水转换为用以对充电桩内部进行降温的冷却液使用,并且在无雨水时可利用磁斥力将两个通气孔打开形成对流实现散热,但存在缺陷,缺陷一、进水孔处没有作任何的过滤措施,这样会导致杂质由进水孔进入至集水槽内,然后杂质会跟随雨水一起流动,且设置在输水槽内的磁滑块所提供的走水缝隙较小,当杂质过多时会对磁滑块所提供的走水缝隙进行封堵,以此影响雨水的流动;缺陷二、缺少蓄水循环装置和加速空气流通的装置,缺少蓄水循环装置导致在没有下雨的时候仅能通过通气孔所得到的空气对流实现降温,但在夏季的时候空气本身的含热量就较高,也没有设置加速空气流通的装置,导致所得到的降温效果较差,导致高温环境影响充电桩的稳定运行。

3、公开(公告)号:cn118238647b公开了一种液冷预装式充电桩高效散热系统,包括充电桩,充电桩一侧开设有散热窗,散热窗内转动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表面连接有内部设置有冷却液的散热管;充电桩固定连接有滑筒,滑筒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侧还设置有膨胀液;冷却液的温度可热传递到膨胀液,当膨胀液受热膨胀时可带动伸缩杆在滑筒内滑动,此时伸缩杆可带动散热板向外转动。这种充电桩采用风冷和水冷的方式相结合,其水冷一方面用以增加降温效果,另一方面则用以触发膨胀液受热膨胀增加散热板的使用长度以及角度增加散热导流效果,但存在缺陷,水冷用的冷却液在升温后无法得到降温,除非设备停止运行然后通过空冷的方式逐渐降温,这样的方式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影响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具有散热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柜体,柜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底板上设置有出风口,还包括

3、设置在柜体内的风冷单元,风冷单元可将电子元件所产生的工作热量吸收,并通过运行所产生的风力加速空气的流通使得冷却用的空气沿风导向方向由进风口进入至柜体内,且允许进入柜体后的冷却用的空气随着风导向方向将风冷单元所吸收的热量带走,带走后由出风口送至柜体外;

4、设置在柜体内并位于风冷单元后方的水冷单元,水冷单元用以加速风冷单元的冷却,且允许在冷却液升温后可通过添加尚未升温的冷却液与升温后的冷却液相融,以通过不同温度的冷却液的相融降低升温后的冷却液的温度,并在添加尚未升温的冷却液后可将超出冷却液容量的冷却液进行外排,且在添加尚未升温的冷却液和外排冷却液时不影响冷却液的循环;

5、设置在柜体内并用以控制风冷单元和水冷单元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以对柜体内的温度、以及水冷单元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容量进行监测,以在柜体内的温度到达至需水冷单元辅助降温时控制水冷单元启动,也在冷却液的温度到达所需降温的温度时控制水冷单元进行补液降温、在冷却液的容量到达所需排液的温度时控制水冷单元进行外排。

6、进一步完善,风冷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风扇、以及翅片散热器,风扇设置在柜体的顶板的内顶面上并与进风口位置匹配,翅片散热器设置在柜体用以设置电子元件的安装板的背面并位于风扇的下方。

7、进一步完善,水冷单元包括接水箱、冷却管道、蓄水箱、动力件、以及备用水箱,接水箱同时设置在柜体的顶板、背板、以及侧板上,并在其顶面设置有贯穿顶板并与接水箱的内腔互通的若干进水孔,冷却管道一端连通于接水箱的底部、另一端连通于蓄水箱的顶部,并同时可拆卸连接于翅片散热器上,蓄水箱同时设置在柜体的底板和背板上,动力件同时设置在柜体的顶板、背板、以及侧板上并位于接水箱一侧,其通过第一走水管道与接水箱连通、通过第二走水管道与蓄水箱连通、与延伸至柜体外的第三走水管道连通,备用水箱设置在柜体的底板上,其通过第四走水管道与动力件连通。

8、进一步完善,进水孔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包括外框架、以及若干第一滤网,外框架与设置在柜体的顶板上的若干卡扣相结合,第一滤网与进水孔的数量匹配并钩设在外框架上,以在外框架与卡扣相结合时进入至进水孔内,第一滤网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构型。

9、进一步完善,翅片散热器的每个翅片在靠近水冷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处于不同位置并供冷却管道置于内的插槽,冷却管道置于插槽内以实现与翅片散热器的连接,翅片散热器位于最左侧、最右侧、以及中部位置处的翅片上设置有在冷却管道置于插槽内后阻止冷却管道脱离插槽的挡杆,挡杆摆动设置在翅片上并在非摆动端处设置有插口,设置有挡杆的翅片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插口相结合的插杆。

10、进一步完善,动力件通过安装箱设置在柜体内,其包括泵体、以及置于泵体内的抽液电机、补液电机、排液电机,泵体具有第一进液口、出液口、第二进液口、排液口,抽液电机位于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对应的位置,用于控制第一进液口的进液的启/闭、出液口的出液的启/闭,补液电机位于第二进液口对应的位置,用于控制第二进液口的进液的启/闭,排液电机位于排液口对应的位置,用于控制排液口的排液的启/闭。

11、进一步完善,泵体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本体部、抽液部、补液部、以及排液部,抽液电机置于抽液部内且其输出端设置有抽液泵轮,补液电机置于补液部内且其输出端设置有补液泵轮,排液电机置于排液部内且其输出端设置有排液泵轮。

12、进一步完善,泵体在与排液部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用以设置置于泵体内并存在于进液和排液路径上的第二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在冷却液进入至泵体内时将随冷却液一同进入的杂质进行过滤、在冷却液需排出泵体时杂质可随冷却液一同排出。

13、进一步完善,第二过滤件包括外壳、内壳套、第二滤网、以及导向块,外壳在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进液口连通并使得冷却液能够进入至其内腔的入腔口、在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使得过滤后的冷却液离开外壳并进入至抽液部内的第一出腔口、以及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排液口连通并在排水时能够将杂质随着液体通过排液口一同排出的第二出腔口,内壳套设置在外壳的内周面上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其在位于第一出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出腔口相通的通口,通口内设置有对通口所提供的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杆,第二滤网设置在壳套的外周面上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导向块设置在内壳套内并延其长度方向延伸。

14、进一步完善,控制系统包括操控器、控制器、驱动器、编码器、柜内温度传感器、水冷温度传感器、以及水量传感器,操控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与编码器和柜内温度传感器、水冷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电连接,驱动器分别与抽液电机、补液电机、排液电机电连接。

15、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16、1、本发明允许在冷却液升温后可通过添加尚未升温的冷却液与升温后的冷却液相融,以通过不同温度的冷却液的相融降低升温后的冷却液的温度,并在添加尚未升温的冷却液后可将超出冷却液容量的冷却液进行外排,且在添加尚未升温的冷却液和外排冷却液时不影响冷却液的循环;

17、2、本发明在作为冷却液的雨水进入至水冷单元内时可对其进行两次过滤,以此能够避免雨水中的杂质进入至动力件内部,并且在被第二过滤件所过滤的杂质在排液时可一同被排出;

18、3、本发明通过三种分配模式对备用冷却液进行分配,以此可根据升温后的冷却液所展现的温度情况进行适应降温,模式包括不分配、半分配、以及全分配。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14/3174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