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底接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1 08:36:04
本申请涉及一种列车运行图,尤其涉及一种车底接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列车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指导列车运行的重要依据,列车按照运行图计划完成车次运行,并在计划终点折返继续完成折返后的车次计划,直至计划回库。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网络化运营规模逐渐扩大,客运量及客运强度大幅度增加,亟需高效化地车底接续方案。
2、当前的车底接续方案中,通过调节发车车次的接续占用时间,对运行图中的发车车次与到达车次进行接续处理。然而,当前的车底接续方案无法实现对车底的充分使用以及减少车次晚点发车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列车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底接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不仅实现了最大限度地使用车底接续,还可以减少接续占用时间以及车次晚点调整。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底接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从待处理运行图中提取出停车区域相同的多个发车车次以及多个到达车次,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以及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均为非入库车次;
4、确定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在所述停车区域进行接续时,所述多个发车车次分别对应的发车晚点时间,所述目标到达车次是所述多个到达车次中任一个,所述发车晚点时间是指发车车次与目标到达车次在所述停车区域进行接续时,所述发车车次需晚点发车的时间;
5、根据所述发车晚点时间以及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对应的预设最小折返时间,从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中选择出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满足接续关系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所述预设最小折返时间是指预先设定的所述目标到达车次穿过所述停车区域所需的最小时间;
6、根据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各自对应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的发车晚点时间和占用停车区域时间,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7、对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得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与所述多个到达车次之间存在接续关系的到达车次与发车车次;
8、根据所述存在接续关系的到达车次与发车车次,对所述运行图进行调整,以获得目标运行图。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底接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0、提取模块,用于从待处理运行图中提取出停车区域相同的多个发车车次以及多个到达车次,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以及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均为非入库车次;
11、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在所述停车区域进行接续时,所述多个发车车次分别对应的发车晚点时间,所述目标到达车次是所述多个到达车次中任一个,所述发车晚点时间是指发车车次与目标到达车次在所述停车区域进行接续时,所述发车车次需晚点发车的时间;
12、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车晚点时间以及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对应的预设最小折返时间,从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中选择出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满足接续关系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所述预设最小折返时间是指预先设定的所述目标到达车次穿过所述停车区域所需的最小时间;
13、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各自对应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的发车晚点时间和占用停车区域时间,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14、求解模块,用于对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得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与所述多个到达车次之间存在接续关系的到达车次与发车车次;
15、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在接续关系的到达车次与发车车次,对所述运行图进行调整,以获得目标运行图。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
17、存储器;
18、处理器;以及
19、计算机程序;
20、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底接续方法。
2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底接续方法。
22、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车底接续方案,通过根据多个到达车次各自对应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的发车晚点时间和占用停车区域时间,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得多个发车车次与多个到达车次之间存在接续关系的到达车次与发车车次,即将车底接续问题转换为解决接续数量最多、发车车次晚点时间最少以及占用停车区域时间最少的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以获得车底接续方案,这样获得的车底接续方案不仅实现了最大限度地使用车底接续,同时还可以减少接续占用时间以及车次晚点调整。
技术特征:1.一种车底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各自对应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的发车晚点时间和占用停车区域时间,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各种对应的多个决策变量、多个候选发车车次的发车晚点时间和占用停车区域时间,确定目标函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冲突的发车车次和到达车次,确定所述多个到达车次各自对应的多个决策变量所需满足的第二约束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在所述停车区域进行接续时,所述多个发车车次分别对应的发车晚点时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车晚点时间以及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对应的预设最小折返时间,从所述多个发车车次中,选择出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满足接续关系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包括:
7.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对应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在与所述目标到达车次进行接续时各自对应的占用停车区域时间,包括:
8.一种车底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底接续方法。
技术总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底接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多个发车车次中选择出与目标到达车次满足接续关系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根据多个到达车次各自对应的多个候选发车车次的发车晚点时间和占用停车区域时间,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得多个发车车次与多个到达车次之间存在接续关系的到达车次与发车车次,即将车底接续问题转换为解决接续数量最多、发车车次晚点时间最少以及占用停车区域时间最少的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以获得车底接续方案,这样获得的车底接续方案不仅实现了最大限度地使用车底接续,同时还可以减少接续占用时间以及车次晚点调整。技术研发人员:温博为,李亚,卢恺,蒋湘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2/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324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