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39:58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驾驶舱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变化,社会对物资的运输速度、效率越来越高,因此高速、重载、新能源成为未来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货车的发动机舱在驾驶舱底下,碰撞时无发动机舱起缓冲保护作用,货运车辆或工程机械的上述特点增加了驾乘人员的危险性。目前驾驶舱配置有气囊、气帘等安全装置,车辆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可以减少或避免伤害。但在现实中,当发生严重碰撞或货物从货箱向驾驶舱滑动或滚动时,驾驶舱将发生严重变形,此时,即使安全气囊打开,仍然避免不了驾乘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鉴于此,目前一些专利中提出了汽车逃生座椅装置技术方案,在货车发生重大事故时,通过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车辆撞击强度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打开天窗,并控制电磁阀打开气压驱动路径,以驱动座椅伸出天窗,从而实现避免因驾驶舱变形及溃烂对驾乘人员身体造成伤害,以降低事故中伤亡惨案发生。
2、相关技术中,由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电磁阀以及气压驱动组件等多个构件共同控制驱动逃生座椅装置运动,从识别碰撞到执行动作需要足够反应时间,而实际撞击过程时间很短,导致逃生座椅装置无法快速升高,增加了驾乘人员伤亡概率。另外,多个电气构件使得装置结构和驱动复杂,并且装置随车行驶将经受温度、湿度变化以及机械振动等,这些均会造成装置可靠性降低,导致装置执行困难,都严重影响了驾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驾驶舱,所述驾驶舱可以通过物理冲击力,驱动框架以及座椅与舱体脱离,而无需额外动力源,且可靠性高,可以提高驾乘人员脱离舱体及时性,增大驾乘人员逃生率。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驾驶舱的车辆。
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驾驶舱,驾驶舱包括:舱体、框架以及座椅,所述舱体的背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适于在所受冲击超出冲击阈值时与所述舱体脱离;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舱体转动连接;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框架。
4、根据本发明的驾驶舱,可以通过将框架设置于连接板、将座椅设置于框架,使得当舱体背侧的连接板所受冲击超出冲击阈值时,连接板可以与舱体脱离,并带动框架以及座椅与舱体脱离,从而可以保护座椅上的驾乘人员能不受变形舱体侵害。较相关技术中,由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电磁阀以及气压驱动组件等多个构件共同控制驱动逃生座椅装置运动,需要足够反应时间,且装置可靠性低,严重影响了驾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成功率,本发明中驾驶舱的框架和座椅可通过碰撞物理冲击力驱动,以实现与舱体脱离,而无需额外动力源,框架和座椅执行动作迅速,无延时,且可靠性高,因此,可以提高驾乘人员脱离舱体及时性,有效增大了驾乘人员逃生率。另外,本发明中驾驶舱减少了设置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电磁阀以及气压驱动组件等多个构件,可以有效节省生产及维护成本。
5、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还包括:卧铺,所述卧铺与所述框架相连,且适于与所述框架同步运动。
6、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本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座椅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卧铺相连。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本体以及破拆杆,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破拆杆位于本体的顶端,所述破拆杆用于在所述舱体的顶棚上开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舱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与所述舱体的底板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座椅升降。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组,所述升降杆组包括多个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自前向后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杆自后向前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以及中间区域铰接,多个所述第一杆中最底端的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最顶端的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座椅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杆中最底端的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底板相连,最顶端的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座椅上的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最底端的所述第一杆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杆在所述第一导轨内滑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导轨内设置有限位齿,所述第一杆,和/或所述第二杆的端部适于与所述限位齿限位配合。
1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驾驶舱。
1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1.一种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卧铺,所述卧铺与所述框架(12)相连,且适于与所述框架(12)同步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2)包括:本体(121)、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所述第一连杆(122)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座椅(13)相连,所述第二连杆(123)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卧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1)内设置有支撑杆(111),所述框架(12)与所述支撑杆(1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2)包括本体(121)以及破拆杆(124),所述本体(121)与所述支撑杆(111)相连,所述破拆杆(124)位于本体(121)的顶端,所述破拆杆(124)用于在所述舱体(11)的顶棚(112)上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14),所述升降组件(14)设置在所述座椅(13)与所述舱体(11)的底板(113)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座椅(13)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4)包括:升降杆组(141),所述升降杆组(141)包括多个第一杆(1411)和第二杆(1412),所述第一杆(1411)自前向后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杆(1412)自后向前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杆(1411)与所述第二杆(1412)的端部以及中间区域铰接,多个所述第一杆(1411)中最底端的所述第一杆(1411)与所述底板(113)上的第一导轨(1131)滑动配合,最顶端的所述第一杆(1411)与所述座椅(13)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杆(1412)中最底端的所述第二杆(1412)与所述底板(113)相连,最顶端的所述第二杆(1412)与所述座椅(13)上的第二导轨(131)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4)还包括:驱动杆(142),所述驱动杆(14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13)相连,所述驱动杆(142)的另一端与最底端的所述第一杆(1411)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杆(1411)在所述第一导轨(1131)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131),和/或所述第二导轨(131)内设置有限位齿(143),所述第一杆(1411),和/或所述第二杆(1412)的端部适于与所述限位齿(143)限位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舱。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舱以及车辆,所述驾驶舱包括:舱体、框架以及座椅,所述舱体的背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适于在所受冲击超出冲击阈值时与所述舱体脱离;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舱体转动连接;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驾驶舱可以通过物理冲击力,驱动框架以及座椅与舱体脱离,而无需额外动力源,且可靠性高,可以提高驾乘人员脱离舱体及时性,增大驾乘人员逃生率。技术研发人员:周权,洪颖城,刘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18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