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驱动轴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驱动轴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5:25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车辆进入人们的生活,车辆已成为了随处可见的代步工具,车辆所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广,从而人们对车辆所具有的功能和使用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驱动轴是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能够行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驱动轴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它不仅需要承受来自发动机的巨大扭矩,还要适应路面的不同情况,确保车辆稳定行驶。本技术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驱动轴组件与车轮的轮毂连接以向车轮传递动力,而在驱动轴组件与轮毂连接时,驱动轴组件在轴向上将会与轮毂发生一定的接触,从而形成接触面。在车辆起步或刹车时,驱动轴组件瞬间受到的扭矩是巨大的,驱动轴组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当驱动轴组件与轮毂的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不足以抵抗驱动轴组件的弹性变形时,驱动轴组件与轮毂之间会发生滑动摩擦,从而发生异响,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基于此,本技术提出如下实施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下本技术车辆实施例描述车辆的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车辆1可以包括车身10、车轮20和驱动轴组件30。驱动轴组件30连接于车身10和车轮20之间。车身10是车辆1运行和实现功能的主要部分,车身10可以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电气设备等,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车辆1作为交通工具直行、转向、制动的三个基本功能。发动机是车辆1的动力源,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至车轮20。驱动轴组件30是车辆1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与车轮20的轮毂连接,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轮毂,进而带动车轮20整体转动,车轮20通过与路面的接触产生摩擦,为车辆1产生驱动牵引力,以使得车辆1能够正常行驶。如图所示,驱动轴组件30包括第一轴体310、球形壳组件320和减摩机构330。第一轴体310用于与轮毂连接,第一轴体310的至少部分外周可以设置有花键,以通过花键与轮毂连接。球形壳组件320连接第一轴体310的一端。减摩机构330设置于第一轴体310且位于球形壳组件320朝向第一轴体310的一侧,以在第一轴体310的轴向上能够位于轮毂和球形壳组件320之间,用于阻隔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在轴向上的接触。通过阻隔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在轴向上的接触,简单有效地防止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进而有效改善驱动轴组件30与轮毂摩擦产生的异响,提升驱动轴组件30的使用性能。可选地,如图所示,减摩机构330一侧与球形壳组件320抵接,而减摩机构330背离球形壳组件320的另一侧用于与轮毂抵接。通过减摩机构330分别与球形壳组件320和轮毂相抵接,在有效避免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接触的同时保障了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效保障驱动轴组件30传递动力的性能,有利于提升驱动轴组件30的工作可靠性。可选地,如图所示,减摩机构330包括减摩轴承331,减摩轴承331套设于第一轴体310接近球形壳组件320的一端的外周。具体地,如图所示,减摩轴承331包括第一环体332和第二环体333,第一环体332与球形壳组件320抵接,第二环体333用于与轮毂抵接,第一环体332和第二环体333可转动连接,以在球形壳组件320和轮毂发生相对转动时分别跟随球形壳组件320和轮毂转动。通过将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减摩轴承331内部的滚动摩擦,有效避免因滑动摩擦而产生的异响,有利于提升驱动轴组件30的使用性能,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乘驾体验。并且,减摩轴承331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装卸十分方便,有利于提升驱动轴组件30的维护便利性和降低维护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减摩轴承331可以为角接触轴承。其中,第一环体332为角接触轴承的内圈,与球形壳组件320抵接,第二环体333为角接触轴承的外圈,用于与轮毂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减摩轴承331可以为推力球轴承。其中,第一环体332为推力球轴承的轴圈,与球形壳组件320抵接,第二环体333为推力球轴承的座圈,用于与轮毂抵接。可选地,如图所示,球形壳组件320具有连接端部321和外周部322,连接端部321与第一轴体310连接,外周部322连接于连接端部321外周,并沿连接端部321外周向背离第一轴体310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减摩机构330的一侧与连接端部321抵接,而减摩机构330背离连接端部321的另一侧用于与轮毂抵接,以在第一轴体310的轴向上位于轮毂和连接端部321之间。可选地,如图所示,球形壳组件320开设有容纳腔301和连接孔302。驱动轴组件30包括第二轴体340,第二轴体340用于向驱动轴组件30输入动力,第二轴体340通过连接孔302延伸至容纳腔301内,与球形壳组件320连接,以带动球形壳组件320和第一轴体310转动,进而用于驱动轮毂转动。具体地,球形壳组件320包括外罩324和壳体323,外罩324开设有连接孔302,壳体323包括连接端部321和外周部322,并开设有开口303,外罩324用于封堵开口303,以形成容纳腔301。可选地,如图所示,驱动轴组件30包括传动机构350,传动机构350容置于容纳腔301,套设于第二轴体340的外周,并与球形壳组件320连接,以将第二轴体340的转动传递给球形壳组件320。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50可以由多个钢球和星形套组成,其中星形套套设于第二轴体340外周,且外表面开设有与钢球数量相等的弧形凹槽滚道,而壳体323内表面开设有相应的凹槽,钢球分别一一装在各条凹槽中,以传输动力。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相连接的第一轴体310和球形壳组件320,并在第一轴体310设置减摩机构330,其中减摩机构330位于球形壳组件320朝向第一轴体310的一侧,以在第一轴体310的轴向上能够位于轮毂和球形壳组件320之间,从而阻隔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在轴向上的接触,有效防止球形壳组件320与轮毂在第一轴体310的轴向上相贴合,进而有效改善球形壳组件320和轮毂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而产生异响的现象,有利于提升驱动轴组件30的使用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车辆进入人们的生活,车辆已成为了随处可见的代步工具,车辆所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广。驱动轴是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能够行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驱动轴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它不仅需要承受来自发动机的巨大扭矩,还要适应路面的不同情况,确保车辆稳定行驶。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驱动轴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与轮毂摩擦而发出异响,难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驱动轴组件和车辆,能够有效改善驱动轴组件与轮毂摩擦产生的异响,提升驱动轴组件的使用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动轴组件,该驱动轴组件包括第一轴体、球形壳组件和减摩机构。第一轴体用于与轮毂连接。球形壳组件连接第一轴体的一端。减摩机构设置于第一轴体且位于球形壳组件朝向第一轴体的一侧,以在第一轴体的轴向上能够位于轮毂和球形壳组件之间,用于阻隔球形壳组件与轮毂在轴向上的接触。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设置相连接的第一轴体和球形壳组件,并在第一轴体设置减摩机构,其中减摩机构位于球形壳组件朝向第一轴体的一侧,以在第一轴体的轴向上能够位于轮毂和球形壳组件之间,从而阻隔球形壳组件与轮毂在轴向上的接触,有效防止球形壳组件与轮毂在第一轴体的轴向上相贴合,进而有效改善球形壳组件和轮毂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而产生异响的现象,有利于提升驱动轴组件的使用性能。

4、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摩机构一侧与球形壳组件抵接,而减摩机构背离球形壳组件的另一侧用于与轮毂抵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摩机构包括减摩轴承,减摩轴承套设于第一轴体接近球形壳组件的一端的外周。

6、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摩轴承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第一环体与球形壳组件抵接,第二环体用于与轮毂抵接,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可转动连接,以在球形壳组件和轮毂发生相对转动时分别跟随球形壳组件和轮毂转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形壳组件具有连接端部和外周部,连接端部与第一轴体连接,外周部连接于连接端部外周,并沿连接端部外周向背离第一轴体的方向延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摩机构的一侧与连接端部抵接,而减摩机构背离连接端部的另一侧用于与轮毂抵接,以在第一轴体的轴向上位于轮毂和连接端部之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形壳组件开设有容纳腔和连接孔;驱动轴组件包括第二轴体,第二轴体通过连接孔延伸至容纳腔内,与球形壳组件连接,以带动球形壳组件和第一轴体转动,进而用于驱动轮毂转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形壳组件包括外罩和壳体,外罩开设有连接孔,壳体开设有开口,外罩用于封堵开口,以形成容纳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组件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容置于容纳腔,套设于第二轴体的外周,并与球形壳组件连接,以将第二轴体的转动传递给球形壳组件。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车轮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轴组件,驱动轴组件连接于车身和车轮之间。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40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