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升降杯托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升降杯托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7:28

本技术属于车辆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杯托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于驾乘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汽车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功能,例如在汽车副仪表板上设置杯托,杯托所形成的放置槽用以放置水杯。现有技术中,杯托通常是深度固定,无法适应不同高度水杯的放置需求,若放置槽深度过大,则水杯取出不便,若放置槽深度过小,则容易造成水杯倾倒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使用不便的情况,现有一些可升降式的杯托设计,其升降功能主要通过驱动电机与齿轮齿条、滚珠丝杠等机械传动机构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升降传动,这种传动结构整体设计复杂,多为多级式调节,且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难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杯托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控制杯托升降的传动结构设计复杂,调节定位的连续性差,且使用时容易产生噪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升降杯托总成,包括:

4、杯托主体、空气阻尼机构和开关机构;

5、所述空气阻尼机构连接于车身,所述空气阻尼机构为活塞式阻尼机构,并具有上气室、下气室,以及向下穿出所述下气室的升降端,所述上气室具有敞开口,所述下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开关机构可移动的设于所述空气阻尼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具有调节端,以及能密封或远离所述敞开口的封盖端。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杯托总成还包括杯体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杯体弹性复位机构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杯托主体之间,并被配置有使所述杯托主体向上移动的预紧力。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升降件和触发件,所述升降件可升降的设于所述车身,所述升降件的上端形成所述调节端;所述触发件活动设于所述车身,所述触发件的一端形成所述封盖端,另一端形成驱动端;所述升降件的下端与所述驱动端抵接。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触发件之间,并被配置有使所述封盖端密封所述敞开口的预紧力。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升降件之间,并被配置有使所述升降件向上远离所述驱动端的预紧力。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身,且转动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驱动端和所述封盖端分别位于所述触发件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升降件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驱动端的上表面;

11、所述敞开口位于所述上气室的上壁面,所述封盖端的下表面能密封所述敞开口。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体弹性复位机构包括齿轮、第三复位件和齿条;所述齿轮位于所述杯托主体下方,并与所述升降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三复位件连接于所述齿轮与所述杯托主体之间;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车身,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齿轮与固定于所述齿条啮合。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杯托总成还包括固接于车身的杯筒,所述杯筒设于所述杯托主体的上侧,并与所述杯托主体围合形成杯体限位空间。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机构位于所述杯筒背离所述杯体限位空间的一侧,所述杯筒上形成调节开口,所述调节端穿设于所述调节开口。

15、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杯托主体用于承托杯体,初始状态下,封盖端密封覆盖敞开口,上气室为封闭状态,同时下气室保持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状态,活塞杆位置固定,难以向下移动,故而杯托固定于高位;在需要使用杯托的时候,向调节端施加外力,使封盖端远离敞开口,上气室也与外界空气连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活塞杆能向下移动,故而杯托主体也能同步向下移动;在杯托主体下移至理想位置后,使封盖端重新封盖敞开口,上气室恢复到密封状态,杯体的重力会给活塞杆向下的牵引作用力,使得上气室有向下扩张的趋势,上气室的气压会小于外界空气的气压(即下气室的气压),活塞杆位置固定,难以向下移动,故而杯托固定于调节后的位置,调节过程即成;若需要对杯托本体复位,重新开启敞开口,使杯托本体上升到初始的高位后,再重新封闭敞开口即可。本申请通过杯体自身的重力结合空气阻尼作用实现杯托本体高度的无极调节及悬停,无需设置需要电控的机械传动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且位置调节更加灵活,可以在任意位置悬停,调节连续性强,调节过程基本不产生噪声,能有效改善调节过程中噪声大的问题。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升降杯托总成。

17、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杯体自身的重力结合空气阻尼作用实现杯托本体高度的无极调节及悬停,无需设置需要电控的机械传动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占用安装空间小,且位置调节更加灵活,连续性强,调节过程基本不产生噪声,能有效改善调节过程中噪声大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整车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托主体(1)、空气阻尼机构(2)和开关机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杯托总成还包括杯体弹性复位机构(4),所述杯体弹性复位机构(4)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杯托主体(1)之间,并被配置有使所述杯托主体(1)向上移动的预紧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3)包括升降件(310)和触发件(320),所述升降件(310)可升降的设于所述车身,所述升降件(310)的上端形成所述调节端(301);所述触发件(320)活动设于所述车身,所述触发件(320)的一端形成所述封盖端(302),另一端形成驱动端(303);所述升降件(310)的下端与所述驱动端(303)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3)还包括第一复位件(330),所述第一复位件(330)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触发件(320)之间,并被配置有使所述封盖端(302)密封所述敞开口(204)的预紧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3)还包括第二复位件(340),所述第二复位件(340)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升降件(310)之间,并被配置有使所述升降件(310)向上远离所述驱动端(303)的预紧力。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320)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身,且转动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驱动端(303)和所述封盖端(302)分别位于所述触发件(320)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升降件(310)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驱动端(303)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弹性复位机构(4)包括齿轮(410)、第三复位件(420)和齿条(430);所述齿轮(410)位于所述杯托主体(1)下方,并与所述升降端(203)转动连接,所述齿轮(41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三复位件(420)连接于所述齿轮(410)与所述杯托主体(1)之间;所述齿条(430)固定于所述车身,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齿轮(410)与固定于所述齿条(430)啮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杯托总成还包括固接于车身的杯筒(5),所述杯筒(5)设于所述杯托主体(1)的上侧,并与所述杯托主体(1)围合形成杯体限位空间(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3)位于所述杯筒(5)背离所述杯体限位空间(6)的一侧,所述杯筒(5)上形成调节开口,所述调节端(301)穿设于所述调节开口。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杯托总成。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杯托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杯托主体、空气阻尼机构和开关机构;空气阻尼机构连接于车身,空气阻尼机构为活塞式阻尼机构,并具有上气室、下气室,以及向下穿出下气室的升降端,上气室具有敞开口,下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杯托主体连接于升降端;开关机构可移动的设于空气阻尼机构,开关机构具有调节端,以及能密封或远离敞开口的封盖端。本技术通过杯体自身的重力结合空气阻尼作用实现杯托本体高度的无极调节及悬停,无需设置需要电控的机械传动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且位置调节更加灵活,可以在任意位置悬停,调节连续性强,调节过程基本不产生噪声,能有效改善调节过程中噪声大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建,李俊利,李少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4技术公布日:2024/7/1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42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