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40:08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控摩托车骑乘方向的转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把手外壳护盖插入车体外壳护盖呈现局部重叠的摩托车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速克达形式的摩托车,通常会配置一车架、一头管支架、一车体前盖支架、一转向组件、一仪表、一仪表支架、一车体外壳护盖、一前后轮以及一引擎。
2、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所述车体外壳护盖1包含一转向前护盖11、一转向后护盖12、一转向饰盖13、一车体前盖总成(图未示)、一车体前护盖总成14以及一踏板护盖(图未示),其中,所述转向前护盖11被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2上方部份的前侧;所述转向后护盖12被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2上方部份的后侧;所述转向饰盖13被设置在转向后护盖12上方,借以增加造型层次感以及分色效果;所述车体前盖总成利用车体前盖支架固定于车架;所述车体前护盖总成14被设置在车体前盖总成的后侧,且下所述踏板护盖接合;所述踏板护盖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副管前段上方,提供骑乘者踩踏与置放物品之用。
3、请参阅图2所示,现有所述转向前护盖11以及所述转向后护盖12共同构成一转向护盖结构,而所述车体前盖总成及所述车体前护盖总成14则是共同构成一位于所述转向组件2下方的车体前盖结构,由于转向护盖结构与车体前盖结构两者是呈现一上下排列,且所述转向护盖结构在沿着行车方向上可进行横向旋转作动,因此,转向护盖结构的一底部造型边15与车体前盖结构的一顶部造型边16之间将会形成一可视间隙g。当转向组件2被骑乘者进行转向操作时,孩童可能会将手指伸入转向后的可视间隙g;此时转向组件2若是被摆正的话,孩童手指将会被转向护盖结构与车体前盖结构夹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把手外壳护盖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借以去除传统摩托车在把手外壳护盖与车体外壳护盖之间所形成一可视间隙,杜绝孩童误将手指放入可视间隙所造成的夹伤意外。
2、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转向装置,其把手外壳护盖具有一被插入车体外壳护盖内部的隐藏构件,且隐藏构件具有配合连通口轮廓的第一部份以及大于连通口轮廓的第二部份,大幅缩减把手外壳护盖与车壳外壳护盖之间的间隙尺寸以及间隙方向。
3、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转向装置,所述摩托车转向装置包含:一车架、一车体外壳护盖、一转向器以及一把手外壳护盖,其中,所述车架由前至后依序设有一头管、一主管以及两副管,所述头管具有一头管支架来连接一前盖支架;
4、所述车体外壳护盖包括一被固定在所述前盖支架的车体前盖总成以及一被固定在所述车体前盖总成后方的车体前护盖总成,且所述车体外壳护盖在所述头管的一延伸线设有一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形成有一垂直于所述延伸线的开口轮廓。所述转向器连接于所述头管,并从所述连通口穿出形成一能改变所述骑乘方向的操控把手;
5、所述把手外壳护盖被固定在所述转向器上,具有一从所述连通口延伸至所述车体外壳护盖内部的底座件以及一从所述连通口朝向所述车体外壳护盖外部延伸的造型件,且所述底座件设有一配合所述开口轮廓的颈部以及一大于所述开口轮廓的基部。
6、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轮廓设为一饼图案,且所述转向器的一转动轴线重叠于所述饼图案的一圆心。所述底座件的基部具有一由所述颈部向外延伸的扩张板以及一从所述扩张板的一外周缘延伸出的壁板。所述扩张板的一外围轮廓设为一直径大于所述开口轮廓的半圆图案,所述壁板包含一弧曲部以及两转折部,所述壁板的弧曲部上端连接于所述扩张板,而所述壁板的两转折部则是连接于所述颈部、所述扩张板以及所述弧曲部之间。
7、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板的一外围轮廓设为一直径大于所述开口轮廓的正圆图案,使得所述壁板的一上端仅连接于所述扩张板,同时所述正圆图案的圆心将重叠于所述转向器的一转动轴线。
8、此外,所述摩托车转向装置进一步包含一仪表,所述仪表具有一仪表支架来连接所述操控把手,且所述把手外壳护盖的造型件构造有一挡部以及一凹陷部,使得一镂空空间被形成在所述挡部、所述凹陷部以及所述仪表支架之间。
9、所述把手外壳护盖包括一第一转向护盖、一第二转向护盖以及一转向饰盖,所述转向饰盖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向护盖以及所述第二转向护盖上方与所述仪表相邻,具有一能与仪表同时被一使用者观看的装饰面。
10、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所述把手外壳护盖具有进入车体外壳护盖内部的底座件,且所述底座件的颈部设计为配合所述开口轮廓的尺寸,使得所述把手外壳护盖与所述车体外壳护盖之间的一间隙,从传统的一可视方向改变成一垂直于所述可视方向的转动轴线方向,且所述间隙将会大幅缩减至手指无法进入的尺寸,使得孩童无法将手指放入间隙,有效杜绝摩托车壳体夹伤人的意外情况。
技术特征:1.一种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轮廓为一饼图案,且所述转向器的一转动轴线重叠于所述饼图案的一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转向装置还包含一仪表,所述仪表具有一仪表支架来连接所述操控把手,且所述把手外壳护盖的造型件构造有一挡部以及一凹陷部,使得一镂空空间被形成在所述挡部、所述凹陷部以及所述仪表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壳护盖包括一第一转向护盖、一第二转向护盖以及一转向饰盖,所述转向饰盖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向护盖以及所述第二转向护盖上方与所述仪表相邻,具有一能与仪表同时被一使用者观看的装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件的基部具有一由所述颈部向外延伸的扩张板以及一从所述扩张板的一外周缘延伸出的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板的一外围轮廓设为一直径大于所述开口轮廓的半圆图案,所述壁板包含一弧曲部以及两转折部,所述壁板的弧曲部上端连接于所述扩张板,而所述壁板的两转折部则连接于所述颈部、所述扩张板以及所述弧曲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板的一外围轮廓为一直径大于所述开口轮廓的正圆图案,使得所述壁板的一上端仅连接于所述扩张板,同时所述正圆图案的圆心将重叠于所述转向器的一转动轴线。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转向装置,包含:车架、车体外壳护盖、转向器及把手外壳护盖,其中,车架具有头管及头管支架;车体外壳护盖被固定在头管支架,并在头管的延伸线设有连通口,且连通口形成一垂直于延伸线的开口轮廓;转向器连接于头管,并从连通口穿出形成操控把手;所述把手外壳护盖被固定在操作把手,在车体外壳护盖内部形成底座件,另在车体外壳护盖外部形成造型件,且底座件包含一配合开口轮廓尺寸的颈部以及一尺寸大于开口轮廓的基部。本技术借由去除传统摩托车在把手外壳护盖与车体外壳护盖之间所形成一可视间隙,杜绝孩童误将手指放入可视间隙所造成的夹伤意外。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彬,张国镇,陈姵伶,钟闵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1技术公布日:2024/6/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4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