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车身后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车身后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3:53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车辆舒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逐渐增加,因而对车身制造的nvh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扭转刚度是评价车身nvh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直接决定车身nvh水平的高低。而在车身扭转刚度的设计中车身后部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2、相关技术中,车身后部结构的扭转刚度不足,nvh水平较差,乘坐舒适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身后部结构扭转刚度不足,nvh水平较差,乘坐舒适性有待提升”这一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中横梁和第一接头部,具体地,中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设于车辆后地板顶面。第一接头部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接头部分别连接于中横梁的两端,并纵向分布于两个车辆后轮罩板的内侧面;第一接头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件、中部件和下接头件,上接头件包括前后分叉设置的前支路和后支路。其中,中横梁、第一接头部、车辆c柱、车辆d柱及车辆顶板构成沿车辆周面内侧分布的内c环,且,中横梁、下接头件、中部件、前支路、车辆c柱及车辆顶板的第一顶板横梁构成内c环的第一内侧传力路径,中横梁、下接头件、中部件、后支路、车辆d柱及车辆顶板的第二顶板横梁构成内c环的第二内侧传力路径。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部自上至下向车身前侧倾斜且第一接头部的上部分位于车辆后备箱空间,第一接头部的下部分位于车辆后座椅安装空间。第一接头部上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接头部下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4、在一些实施例中,c柱下接头件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前支路和后支路其中任一的横截面面积。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接头件包括前后扣合连接的前板件和后板件,前板件的壁厚大于后板件的壁厚。

6、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板件和后板件均与中部件搭接,前板件和后板件分别与中部件通过多条焊缝固定。

7、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前横梁、后横梁、第二接头部及第三接头部。具体地,前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设于车辆后地板底面。后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设于车辆后地板底面,且后横梁设于前横梁的后侧。第二接头部具有两个,两个第二接头部分别连接于前横梁的两端,并纵向分布于两个车辆后轮罩板的外侧面。第三接头部具有两个,两个第三接头部分别连接于后横梁的两端,并纵向分布于两个车辆后轮罩板的外侧面,且,第三接头部与第二接头部交叉于车辆减震器座安装板。其中,前横梁、后横梁、第二接头部、第三接头部、车辆c柱、车辆d柱及车辆顶板的第二顶板横梁构成沿车辆周面外侧分布的外c环,且,前横梁、第二接头部、车辆d柱及车辆顶板构成外c环的第一外侧传力路径,后横梁、第三接头部、车辆c柱及车辆顶板的第一顶板横梁构成外c环的第二外侧传力路径。

8、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横梁与中横梁上下对应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头部包括第一后轮罩板搭接件和d柱搭接件,部分车辆减震器座安装板设于第一后轮罩板搭接件与d柱搭接件之间。第三接头部包括第二后轮罩板搭接件和c柱搭接件,部分车辆减震器座安装板设于第二后轮罩板搭接件与c柱搭接件之间。车辆减震器座安装板的厚度大于第一后轮罩板搭接件、d柱搭接件、第二后轮罩板搭接件及c柱搭接件其中任一的厚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d柱搭接件和/或c柱搭接件开设有减重孔。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第一方面中的车身后部结构,具体地,车身后部结构围设于车身的周面。

11、有益效果:

12、第一方面中,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围设于车身内周面的内c环,内c环通过第一接头部的分叉结构分别形成第一内侧传力路径和第二内侧传力路径,分散车身受力,使车身结构更加稳固,增强车身扭转刚度及模态,提高nvh性能,使得乘坐舒适性增加。

13、此外,第二方面中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中的车身后部结构,因此,第二方面保护的车辆至少具有第一方面中车身后部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部(120)从下到上向车后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件(12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前支路(1211)和所述后支路(1212)其中任一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件(123)包括前后扣合连接的前板件(1231)和后板件(1232),所述前板件(1231)的壁厚大于所述后板件(1232)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件(1231)和所述后板件(1232)均与所述中部件(122)搭接,且所述前板件(1231)和所述后板件(1232)分别与所述中部件(122)通过多条焊缝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11)与所述中横梁(110)上下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部(212)包括第一后轮罩板搭接件(2121)和d柱搭接件(2122),部分所述车辆减震器座安装板(230)设于所述第一后轮罩板搭接件(2121)与所述d柱搭接件(21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搭接件(2122)和/或所述c柱搭接件(2222)开设有减重孔(c)。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中横梁和两个连接于中横梁两端的第一接头部,第一接头部包括前后分叉设置的前支路和后支路。其中,中横梁通过前支路及车辆C柱与第一顶板横梁构成第一内侧传力路径,中横梁通过后支路及车辆D柱与第二顶板横梁构成第二内侧传力路径。本申请通过第一接头部的分叉结构分别形成第一内侧传力路径和第二内侧传力路径,分散车身受力,使车身结构更加稳固,增强车身扭转刚度及模态,提高NVH性能,使得乘坐舒适性增加。技术研发人员:段修健,彭正刚,丁伟朋,付波,苟黎刚,王磊,张俊,俞荣贵,刘令君,郑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4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