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船舶设备制造技术 > 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24:46

本发明涉及热能利用和淡水与电力,具体地,涉及一种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1、相比于陆地环境,船舶舱室的空间有限,且常常会出现通风不畅的情况,使得舱室内长时间保持湿热的环境,严重影响着船员的工作效率和乘客的乘坐体验。此外,由于船舶远离陆地,船上的淡水和电力资源也弥足珍贵,为此,亟需提供一种既可以储热还可以发电和产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该系统具有集储热、发电和产水于一体的功能,还可实现船舱的能源自供给。

2、本发明实施例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包括:

3、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船舱上的热量;

4、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用于吸收船舱空气中的水分和海水;

5、换热件,所述换热件与所述收集组件和所述处理组件连通,所述收集组件内的热量和所述处理组件内的水均可进入所述换热件内,以使所述换热件内的热量可与所述换热件内的水进行热交换;

6、产水装置,所述产水装置与所述换热件连通,所述换热件内至少部分的水可流入所述产水装置内,所述产水装置可将水浓缩和产生淡水;

7、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换热件和所述产水装置连通,所述换热件内至少部分的水流入所述发电装置内,所述产水装置内浓缩的水流入所述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可对水进行浓缩并通过盐度差进行发电。

8、本发明实施例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可对船舱内的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和对船舱内湿热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再利用,以生产出淡水和进行发电,以对船舱上的淡水和电力进行补充,保证了船舱上的淡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不仅实现船舱上的能源自供给,还可显著的改善船舱内人员的工作和生还条件。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水装置包括电渗析组件,所述电渗析组件与所述换热件和所述发电装置连通,所述换热件内的至少部分水可流入所述电渗析组件内,所述电渗析组件可将水进行浓缩并产生淡水,浓缩后的水流入所述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的至少部分可作用于所述电渗析组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水装置还包括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与所述换热件和所述发电装置连通,所述换热件内的至少部分水可流入所述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可将水进行浓缩并产生淡水,浓缩后的水流入所述发电装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渗析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渗析组件之间串连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电渗析组件之间并联设置,所述蒸发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蒸发组件之间串连设置,和/或,多个所述蒸发组件之间并联设置,所述发电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发电装置之间串连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发电装置之间并联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还包括用户端,所述电渗析组件与所述用户端连通,以向所述用户端提供淡水,所述蒸发组件与所述用户端连通,以向所述用户端提供淡水,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用户端连通,以向所述用户端供电。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还包括:

14、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设在所述换热件和所述电渗析组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换热件流入所述电渗析组件的水的流量大小;

15、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设在所述换热件和所述发电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换热件流入所述发电装置的水的流量大小;

16、第三阀,所述第三阀设在所述换热件和所述蒸发组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换热件流入所述蒸发组件的水的流量大小。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件内设有智能运维模块,所述智能运维模块与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和所述第三阀连通,所述智能运维模块用于调节所述换热件的运行工况和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所述第三阀的开启程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组件内具有循环介质,所述循环介质与所述收集组件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19、所述换热件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收集组件连通,以使所述循环介质可流入所述第一通道并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收集组件内循环流动,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处理组件连通,以使所述处理组件内的水可流入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循环介质与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收集组件和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循环介质在所述收集组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通道内循环流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具有排水口,所述发电装置通过所述排水口将其内部的水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装置(4)包括电渗析组件(41),所述电渗析组件(41)与所述换热件(3)和所述发电装置(5)连通,所述换热件(3)内的至少部分水可流入所述电渗析组件(41)内,所述电渗析组件(41)可将水进行浓缩并产生淡水,浓缩后的水流入所述发电装置(5),所述发电装置(5)产生的电的至少部分可作用于所述电渗析组件(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装置(4)还包括蒸发组件(42),所述蒸发组件(42)与所述换热件(3)和所述发电装置(5)连通,所述换热件(3)内的至少部分水可流入所述蒸发组件(42),所述蒸发组件(42)可将水进行浓缩并产生淡水,浓缩后的水流入所述发电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组件(41)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渗析组件(41)之间串连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电渗析组件(41)之间并联设置,所述蒸发组件(42)为多个,多个所述蒸发组件(42)之间串连设置,和/或,多个所述蒸发组件(42)之间并联设置,所述发电装置(5)为多个,多个所述发电装置(5)之间串连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发电装置(5)之间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端(6),所述电渗析组件(41)与所述用户端(6)连通,以向所述用户端(6)提供淡水,所述蒸发组件(42)与所述用户端(6)连通,以向所述用户端(6)提供淡水,所述发电装置(5)与所述用户端(6)连通,以向所述用户端(6)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3)内设有智能运维模块,所述智能运维模块与所述第一阀(71)、所述第二阀(72)和所述第三阀(73)连通,所述智能运维模块用于调节所述换热件(3)的运行工况和所述第一阀(71)、所述第二阀(72)、所述第三阀(73)的开启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1)内具有循环介质,所述循环介质与所述收集组件(1)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9),所述第一管路(9)连通所述收集组件(1)和所述第一通道(31),所述循环介质在所述收集组件(1)、所述第一管路(9)和所述第一通道(31)内循环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5)具有排水口(51),所述发电装置(5)通过所述排水口(51)将其内部的水排出。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其包括收集组件、处理组件、换热件、产水装置和发电装置,收集组件用于收集船舱上的部件的热量,处理组件用于吸收船舱空气中的水分和海水,换热件与收集组件和处理组件连通,收集组件内的热量和处理组件内的水均可进入换热件内,以使换热件内的热量可与换热件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产水装置与换热件连通,换热件内的水可流入产水装置内,产水装置可将水浓缩和产生淡水,发电装置与换热件和产水装置连通,换热件内的水可流入发电装置内,产水装置内浓缩的水流入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可对水进行浓缩并通过盐度差进行发电。本发明实施例的回收船舱废热的水电联产系统可实现船舱的能源自供给。技术研发人员:孙风伟,贺凯,王泽广,舒兴杰,王延生,邹广仁,丁鋆,张恒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500供热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37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