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38:39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1、通常,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为了降低对乘员的影响,不使作为乘员搭乘空间的座舱变形是有效的办法,为此,各种各样的手段被采用。

2、作为这些手段之一,近年来,采用了通过设置在比座舱靠前方的车身前部的结构体来吸收碰撞能量的结构。

3、另外,还引入了在座舱与车身前部之间配设搁脚板(仪表板),在将座舱与车身前部隔开的同时提高车身前部刚性,从而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时座舱变形的结构。

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由仪表板上面板(上搁脚板)和仪表板下面板(下搁脚板)构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观察到的截面视图中形成闭合截面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部,确保了仪表板(搁脚板)的整体刚性。另外,通过设置在仪表板上的第一加强筋部,能够抑制在仪表板上发生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振动。另外还公开了由于第一加强筋部的一端部与闭合截面结构部连接,因此用闭合截面结构部支撑第一加强筋部的一端部的技术。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647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技术中,构成车身前部的骨架的前侧横梁经由扭矩箱与前柱连结,搁脚板构成在前柱之间,因此当有碰撞能量从车辆正面传递来时,存在在搁脚板上形成的作为仪表板横梁的闭合截面有可能对座舱的变形不起作用的问题。另外,由于设置第一加强筋部,存在重量有可能增加的问题。

3、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在保持发生来自车辆前方侧的碰撞时车身前部的刚性的同时,使车身前部轻量化。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5、方式1: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案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搁脚板部,其将车身前部与车室隔开,并且由配设在车辆上方侧的上搁脚板的车辆下侧边部与配设在车辆下方侧的下搁脚板的车辆上侧边部重叠并结合而形成;主框架,其设置在所述车身前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前柱,其在所述搁脚板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外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其中,在所述搁脚板部上,在所述上搁脚板与所述下搁脚板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具有比所述主框架与所述搁脚板部的结合部的截面积大的面积且沿车辆前后方向突出、向车宽方向两侧延伸的闭合截面,所述闭合截面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前柱结合,所述主框架在从车辆正面观察时在与所述闭合截面重叠的位置与搁脚板部结合。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能够在保持发生来自车辆前方侧的碰撞时车身前部的刚性的同时,使车身前部轻量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旨在发生车辆前方侧的碰撞时保持车身前部的刚性,同时使车身前部轻量化。车身前部结构包括:搁脚板部(200),其由上搁脚板(210)的车辆下侧边部与下搁脚板(220)的车辆上侧边部重叠并结合而形成;主框架(110),其沿车宽方向两侧延伸;和前柱(160),其在搁脚板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外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其中在搁脚板部上,在上搁脚板与下搁脚板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具有比主框架与搁脚板部的结合部(WJ)的截面积大的面积且沿车辆前后方向突出、向车宽方向两侧延伸的闭合截面(TC),闭合截面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前柱结合,主框架在从车辆正面观察时在与闭合截面重叠的位置与搁脚板部结合。技术研发人员:前田祥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斯巴鲁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3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