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0 14:41:36
本技术涉及高炉煤气净化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高炉在冶炼生产过程中,炉顶料罐装料后,首先要进行均压使料罐内压力与炉内一致,才可向高炉送料,送料完成即要进行料罐的排压,至此便完成一个料罐送料周期,每天300次左右,排压的煤气称为均压放散煤气。而因设备更换或停炉检修,需要停止生产进行休风操作,每年休风3~4次,该过程是一项危险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故通常都是先将高炉内的煤气排出,这部分煤气称为休风放散煤气。
2、无论是炉顶料罐内的均压放散煤气还是停炉检修时的休风放散煤气,都含有大量烟尘、co和co2,若直接排入大气,则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能源。目前钢铁企业对于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的重点主要是均压放散煤气,而环保要求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也开始关注对休风放散煤气的治理。
3、均压放散煤气回收技术已相对成熟,多采用干法除尘工艺,配置独立的均压煤气回收系统。而对于休风煤气的回收,由于回收煤气量大,通常考虑利用高炉已有重力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对放散煤气进行除尘处理,并以风机或引射器提供动力对煤气进行回收,净化后的煤气经缓冲装置缓冲后回收至煤气管网。但此种工艺阻损较大,影响着回收速率。特别是休风煤气回收末期,为使得高炉内维持正压,剩余部分煤气自然放散不予回收:若气体经高炉重力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后排放,那么放散时间又将大大延长;若气体直接从炉顶煤气放散阀排入大气,将对环境造成污染,此时需针对这部分烟气在炉顶放散阀处再次设置除尘装置,系统复杂。
4、且现有技术中均压放散煤气回收和休风放散煤气回收两套系统多为独立设置,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都相对较大。另外,因高炉原燃料等原因,使得煤气中携带有酸性介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易与水汽结合腐蚀管网或设备,干法除尘无法解决,需考虑湿法工艺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对均压煤气和/或休风煤气进行净化与回收,提高高炉煤气回收率,减少煤气和粉尘的对空排放。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包括:
3、高炉,具有用于排出休风煤气的休风煤气出口和用于排出均压煤气的均压煤气出口;
4、干法除尘装置,与所述高炉上的休风煤气出口相连;
5、喷淋净化回收装置,可切换地与所述高炉上的休风煤气出口和所述均压煤气出口相连通。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法除尘装置通过第一回收管路与煤气管网相连,所述喷淋净化回收装置通过第二回收管路与所述煤气管网相连。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法除尘装置上连接有第一放散管路,所述喷淋净化回收装置上连接有第二放散管路。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炉内设有用于监测所述休风煤气的成分和所述均压煤气的成分的分析仪。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炉具有煤气上升管路,所述休风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煤气上升管路上,所述高炉具有炉顶料罐,所述均压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炉顶料罐上,所述煤气上升管路和所述炉顶料罐内均设有所述分析仪。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净化回收装置具有设置在喷淋塔顶部的引射机构、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内部的喷淋净化机构和脱水机构,所述引射机构通过第一喷淋管路与所述休风煤气出口相连,所述引射机构通过第二喷淋管路与所述均压煤气出口相连。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机构为穿设在所述喷淋塔顶部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具有位于所述喷淋塔外部的煤气入口和引射气体入口,所述煤气入口与所述第一喷淋管路相连,所述引射气体入口连接有高压气体管路,所述引射管还具有朝向所述喷淋净化机构的气体出口。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炉内设有用于监测所述休风煤气的压力和所述均压煤气的压力的压力计。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炉具有煤气上升管路,所述休风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煤气上升管路上,所述高炉具有炉顶料罐,所述均压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炉顶料罐上,所述煤气上升管路和所述炉顶料罐内均设有所述压力计。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喷淋塔的侧壁上的多个喷淋头,多个所述喷淋头连接有喷淋循环管路。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水机构为由金属丝网制成的抽屉式丝网除沫器。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法除尘装置具有相连的重力除尘器和布袋式除尘器,所述重力除尘器通过煤气下降管路与所述休风煤气出口相连。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二止回阀和净煤气回收阀。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放散管路上设有第一放散阀,所述第二放散管路上设有第二放散阀。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管路上设有休风煤气回收阀,第二喷淋管路上设有均压煤气回收阀。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气体管路上设有切断阀。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循环管路中通有呈碱性的清洗液。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可同时实现对高炉休风煤气和均压煤气的净化回收。避免了烟尘及煤气向大气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2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采用干法除尘和湿法除尘相组合、自然回收和强制回收相结合,既有效利用了现有设施,同时又降低了阻损,回收效率将大大提高。
25、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可采用多种高压引射介质,不同厂区可因地制宜地选择蒸汽、氮气或一次均压煤气,适用性更强。
26、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喷淋水可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喷淋水可加入碱性试剂去除煤气中的酸性介质,减少对煤气管网或煤气用户点设备的腐蚀,以及so2的排放。
技术特征:1.一种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除尘装置通过第一回收管路与煤气管网相连,所述喷淋净化回收装置通过第二回收管路与所述煤气管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除尘装置上连接有第一放散管路,所述喷淋净化回收装置上连接有第二放散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内设有用于监测所述休风煤气的成分和所述均压煤气的成分的分析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具有煤气上升管路,所述休风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煤气上升管路上,所述高炉具有炉顶料罐,所述均压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炉顶料罐上,所述煤气上升管路和所述炉顶料罐内均设有所述分析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净化回收装置具有设置在喷淋塔顶部的引射机构、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内部的喷淋净化机构和脱水机构,所述引射机构通过第一喷淋管路与所述休风煤气出口相连,所述引射机构通过第二喷淋管路与所述均压煤气出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机构为穿设在所述喷淋塔顶部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具有位于所述喷淋塔外部的煤气入口和引射气体入口,所述煤气入口与所述第一喷淋管路相连,所述引射气体入口连接有高压气体管路,所述引射管还具有朝向所述喷淋净化机构的气体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内设有用于监测所述休风煤气的压力和所述均压煤气的压力的压力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具有煤气上升管路,所述休风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煤气上升管路上,所述高炉具有炉顶料罐,所述均压煤气出口位于所述炉顶料罐上,所述煤气上升管路和所述炉顶料罐内均设有所述压力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喷淋塔的侧壁上的多个喷淋头,多个所述喷淋头连接有喷淋循环管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为由金属丝网制成的抽屉式丝网除沫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除尘装置具有相连的重力除尘器和布袋式除尘器,所述重力除尘器通过煤气下降管路与所述休风煤气出口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二止回阀和净煤气回收阀。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散管路上设有第一放散阀,所述第二放散管路上设有第二放散阀。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管路上设有休风煤气回收阀,第二喷淋管路上设有均压煤气回收阀。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管路上设有切断阀。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循环管路中通有呈碱性的清洗液。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出一种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其包括:高炉,具有用于排出休风煤气的休风煤气出口和用于排出均压煤气的均压煤气出口;干法除尘装置,与高炉上的休风煤气出口相连;喷淋净化回收装置,可切换地与高炉上的休风煤气出口和均压煤气出口相连通。本技术所述的高炉放散煤气治理系统能够对均压煤气和/或休风煤气进行净化与回收,提高高炉煤气回收率,减少煤气和粉尘的对空排放。技术研发人员:付忠旺,李永军,祁四清,王得刚,冯燕波,郭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3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107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