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铁路车辆辅助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轨道切换装置、轨道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轨道切换装置、轨道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9:05:18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切换装置、轨道梁和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进行轨道切换时,需要将移动梁由一个轨道移动至另一个轨道。通常采用齿轮齿条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或丝杠机构与移动梁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上述机构动作,以带动道岔梁移动。然而,上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体积大,安装和操作不便。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切换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

3、支撑机构;

4、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适于承载移动梁;以及

5、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电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支撑机构移动。

6、可选地,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磁力驱动装置和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磁力驱动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中的任一个包括线圈,所述磁力驱动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中另一个包括永磁体。

7、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线圈,所述磁力驱动装置包括永磁体和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形成沿驱动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所述永磁体,所述感应装置能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滑槽内。

8、可选地,所述基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沿驱动方向延伸,所述感应装置由所述开口伸出。

9、可选地,所述滑槽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沿驱动方向延伸,所述感应装置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凹槽内。

10、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本体部和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线圈和所述第一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组件能沿所述磁力驱动装置滑动。

11、可选地,所述磁力驱动装置包括永磁体和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形成沿驱动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所述永磁体,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背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凹槽内。

12、可选地,所述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滚轮组件,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分别沿两个所述侧壁滑动。

13、可选地,在两个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永磁体,两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永磁体的靠近所述感应装置一侧的极性相反。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第一滚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

15、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16、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承载部和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导轨适于与所述移动梁滑动配合。

17、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组件,所述第二滚轮组件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组件能沿所述支撑机构滚动。

18、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滚轮组件。

19、可选地,位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垂直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的两侧的所述第二滚轮组件的数量不同。

20、可选地,位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垂直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

21、可选地,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到数量较多的一侧的第二滚轮组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到数量较少的一侧的第二滚轮组件的距离。

2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固定梁、移动梁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

23、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轨道梁。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电磁驱动机构对移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使得移动机构带动移动梁由一个轨道切换至另一个轨道。例如由第一轨道切换至第二轨道。电磁驱动机构具有驱动力大、结构紧凑、控制精度高、驱动可靠性高的特点。

25、此外,相比于现有驱动机构,电磁驱动机构的体积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26、此外,该轨道切换装置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使得电磁驱动机构不需要承载移动梁、移动机构等部件的重力,而只需要提供轨道切换所需要的力,这种设置方式降低了电磁驱动机构的负载,提高了电磁驱动机构的耐用性。

2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磁力驱动装置(301)和感应装置(302),所述感应装置(302)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磁力驱动装置(301)和所述感应装置(302)中的任一个包括线圈,所述磁力驱动装置(301)和所述感应装置(302)中另一个包括永磁体(30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302)包括线圈,所述磁力驱动装置(301)包括永磁体(3011)和基座(3012),所述基座(3012)的内部形成沿驱动方向延伸的滑槽(30121),在所述滑槽(30121)内设置有所述永磁体(3011),所述感应装置(302)能沿所述滑槽(30121)移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滑槽(301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12)设置有与所述滑槽(30121)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沿驱动方向延伸,所述感应装置(302)由所述开口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121)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凹槽(30123),所述导向凹槽(30123)沿驱动方向延伸,所述感应装置(302)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凹槽(301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302)还包括本体部(3021)和第一滚轮组件(3022),所述线圈和所述第一滚轮组件(3022)设置于所述本体部(3021),所述本体部(3021)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组件(3022)能沿所述磁力驱动装置(301)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驱动装置(301)包括永磁体(3011)和基座(3012),所述基座(3012)的内部形成沿驱动方向延伸的滑槽(30121),在所述滑槽(30121)内设置有所述永磁体(3011),所述滑槽(30121)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凹槽(30123),所述本体部(3021)的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背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凹槽(301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1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感应装置(30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滚轮组件(3022),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组件(3022)分别沿两个所述侧壁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永磁体(3011),两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永磁体(3011)的靠近所述感应装置(302)一侧的极性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3022)包括连接部(30221)和两个第一滚轮,所述连接部(30221)与所述本体部(302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0221),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本体部(3021)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221)设置有安装槽(30223),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嵌入所述安装槽(30223)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承载部(201)和导轨(202),所述导轨(202)设置在所述承载部(201)上,所述承载部(201)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导轨(202)适于与所述移动梁(103)滑动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组件(203),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03)与所述承载部(201)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03)能沿所述支撑机构(104)滚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0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垂直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的两侧的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03)的数量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垂直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03),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03)。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到数量较多的一侧的第二滚轮组件(203)的距离大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到数量较少的一侧的第二滚轮组件(203)的距离。

18.一种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梁、移动梁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切换装置。

19.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梁。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切换装置、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适于承载移动梁;以及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电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支撑机构移动。技术研发人员:龙舒桐,李泽贤,唐景华,翟虎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0技术公布日:2024/6/2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348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