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1:15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悬架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能够主动调节车身的高度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1、一般而言,车辆配备有悬架来吸收从路面传递到车轮的振动和冲击。

2、当车辆高速行驶时,降低其车身以减小空气阻力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当车辆在粗糙的路面上行驶时,升高其车身以防止损坏车身是有利的。

3、然而,由于常规的悬架以一定高度支撑车身,它不能主动调节车身的高度以响应各种驾驶环境。

4、本公开的相关技术在公开号为10-2020-0025243的韩国专利申请(2020年3月10日公布,标题为“用于悬架的车辆高度调节装置”)中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1、提供本技术实现要素:是为了以简化形式介绍概念的选择,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2、各种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能够主动调节车身的高度的悬架装置。

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悬架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臂,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撑车轮;第二臂,与所述第一臂间隔开并且具有导轨;减震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臂和所述主体之间;第一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减震器的一侧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主体;第二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减震器的另一侧并位于所述导轨上;以及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来调节所述主体的高度。

4、所述导轨可以包括:第一导向槽,从所述第二臂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导向槽,从所述第二臂向内凹陷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间隔开;以及连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

5、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

6、所述连接轨可以从所述第二臂朝向所述减震器突出。

7、所述连接轨可以具有弯曲的外表面。

8、所述导轨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器,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一导向槽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从所述第一导向槽分离;以及第二限位器,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二导向槽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从所述第二导向槽分离。

9、所述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接头,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致动器,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头并被配置为产生驱动力以旋转所述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与所述第一接头的旋转互锁,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往复移动。

10、所述致动器可以固定至所述第二臂。

11、所述第一接头可以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旋转轴设置的旋转轴。

12、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可以围绕所述第一接头的旋转轴旋转并沿着所述导轨移动。

13、所述悬架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移动;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从用户输入的车辆高度调节信号和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数据来控制所述致动器的运行。

14、当在没有输入所述车辆高度调节信号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移动时,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所述致动器的运行,以在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

15、所述减震器可以包括:汽缸,在其中填充有流体;活塞杆,安装成在所述汽缸内往复移动;以及弹性构件,在其两侧连接到所述汽缸和所述活塞杆,并且具有随着所述活塞杆的往复移动而改变的长度。

16、所述弹性构件可以是螺旋弹簧。

17、所述弹性构件可以是空气弹簧。

18、从上面的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是,根据本公开的悬架装置可以借助于驱动单元根据驾驶条件主动改变车身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改进车辆的驾驶稳定性。

19、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悬架装置可以确保主体的高度被导轨一致地调节,并且可以防止由于第二支撑构件偏离固定路径而损坏部件。

20、此外,即使当由于车辆碰撞等而向第二支撑构件施加非故意的外力时,根据本公开的悬架装置也可以保持第二支撑构件的位置恒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架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轨从所述第二臂朝向所述减震器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轨具有弯曲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导轨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固定至所述第二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旋转轴设置的旋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围绕所述第一接头的旋转轴旋转并沿着所述导轨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当在没有输入所述车辆高度调节信号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移动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致动器的运行,以在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是螺旋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是空气弹簧。

技术总结一种悬架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臂,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撑车轮;第二臂,与所述第一臂间隔开并且具有导轨;减震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臂和所述主体之间;第一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减震器的一侧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主体;第二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减震器的另一侧并位于所述导轨上;以及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来调节所述主体的高度。根据本公开的悬架装置可以借助于驱动单元根据驾驶条件主动改变车身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改进车辆的驾驶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韩玄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5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